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备齐生活物资,开垦土地,修建房舍,待这千余人见识了好处,安能不迁移家眷随行?
基础即立,按部就班调拨厢军前往,以流求广大,容纳百万人口轻而易举。
移民安顿,再去厢兵籍,想来他们定然乐意。
如此,冗兵岂非解决?”
李纲思考了一阵,道:“倒是可行,只是要查看清楚,免得变成戕害移民之举。”
“是故劳烦伯纪走一遭,查勘虚实后再行实施。”怕李纲不同意,赵桓又道:“此事若成,于社稷黎庶皆有裨益,先驱者亦可名流青史,未知伯纪可愿走一遭。”
“虚名不图也罢,只求为国为民,殿下既有谋划,吾走一遭又当何妨!”李纲昂首道。
“为国为民者,如何不名留青史?”赵桓笑了。
与其让李纲当七年税监,不如让他试着开发流求。
此时用不上流求的国防门户作用,根本还是为了解决冗兵。
开发流求成功,以后开发南方亦有模板可以借鉴,如此,轻而易举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最重要的是,待流求开发成熟,可以作为练兵基地。
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三两万精锐,守卫开封不难。
嗯,篡位也有底气。
一箭三雕的事,如何不做?
服了李纲,赵桓又道:“伯纪自请外放,莫要他处去,自去泉州,其再多有海岛,可为渡海之中转。
当然,实情如何,须伯纪实地勘探,在做确定。”
“殿下放心,吾定当尽力办得妥当,务必不出纰漏,”李纲拍着胸脯道。
分基地有了着落,赵桓很欣慰。
好好经营三五年,积攒足够的实力,万一事有不济需要“清君侧”,也有足够的实力发动不是。
当然,这层心思不必与李纲细。
赵桓就着后世的记忆,把医疗卫生、台风预防、船只准备等事了一遍。
“初期朝堂定然不允,东宫每年可支五万缗,若有缺额,还需伯纪自筹解决。”赵桓最后道。
“只要有前途,钱财好。”应了一句,李纲又道:“行止决定,事不宜迟,吾便往集文殿查阅典籍,再访海外行商。只是殿下生辰,怕是不能赴约。”
“无妨,正事要紧。”赵桓笑得如同吃了鸡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