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想法,怎么也压不住。
一年几十万箱的烟,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香烟是个极有地域特点的行业,除了几大牌号特别硬的“名烟”,各地的人抽什么烟都有自己的偏好。
商州人认准了商州卷烟厂的三个牌号,商州周边的城市可能又喜欢他们当地产的。商州人买不到‘彩蝶’,‘彩蝶’在别的地方可能又处于滞销状态。
那把配给到其他地方的‘彩蝶’又拿回商州卖呢?
魏明珠脑子晕乎乎的。
“你还买不买烟了?”
被售货员叫回神,魏明珠点头,“那给我拿一条大前门吧。”
一条大前门是有的。
不过魏明珠没有烟票,,管她要5毛一盒,这还是因为‘大前门’产量大,不然她根本别想买到。
提着自己磨破嘴皮子到的烟,魏明珠过了好一会儿心情才平静下来。
是的,烟草太赚了,但她得能找到门路,这不是私人买卖,得有官面上的人。魏明珠短时期内无法办到,可不代表她一直不能认识这些人物,发展人脉就从这个胡良才开始吧。
原本的目的是给黄鳝找买家,但又不代表她只能一直卖黄鳝。
魏明珠骑着自行车,直往西边走。
早前西郊是一片荒地,不过50年代以后,大型的国棉、砂轮、煤机、印染等工业厂陆续落户在商州的西郊,商州市委就决定在西郊修新的办公楼。既然办公地点变迁了,顺便也得修一个市委招待所呗。六几年的时候市委招待所大楼就修好了,如今二十年过去,招待所的外观保持的不错,5层楼高的建筑周边加了一圈柱廊,顶檐外挑,使大楼整体错落有致,配上顶部的琉璃瓦和雕花,大气中带着精致。
这地方都发展二三十年了,并没有魏明珠想的荒凉,不过是老商州人习惯称为“西郊”,以和老城中心区别。
当然,这里也没有吃一条街和农贸市场的热闹,来市委招待所的要不是开会的,要不是出公差的,都是正经的单位职工和政府工作人员。
魏明珠骑着个自行车跑来,介绍信也没有,长得再漂亮也是农民打扮。
招待所没不让农民进去,不过没有介绍信,吃饭和住宿是不用想的,根本不可能。魏明珠自己来找亲戚,招待所的人让她在后门等着。
过一会儿,后门出来个三十多岁的矮个子男人,他和魏明珠在这个时代见过的人没啥差别,除了这人长得挺胖。大家肚子里都没油水,八几年是瘦子多胖子少,不愧是市委招待所搞采购的,是个肥差。
脸一胖,眼睛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