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齐老师才是高三组的,有啥中途转学插班的都由齐老师负责,魏明珠呢是基础太差,齐老师根本没对一个初中生抱希望——县一中已经是安庆县最好的高中了,阿猫阿狗都能来念?不过上面同意了,齐老师只能安排一次考试,她自己不耐烦,把事情交给了新来的孙老师。
孙老师把卷子交给齐老师,后者也没当一回事儿。
高三年纪的教学任务重,学校哪年不想多几个考上大学的,县一中在安庆县是厉害,可放在全盛全省、全国范围,它的教学质量真的是差远了。今年高考县一中考上本科的,一共就8个,这不是应届生的统计数据,是应届和复读生加起来算的。
高考就这么残酷,竞争就是这么厉害,齐老师实在不信一个初中生能符合县一中的要求。
魏明珠的卷子她没重视。
学校事情多,齐老师就把卷子带回家批改了。
家里的杂事儿也不少,她把卷子往书桌上一扔,又干别的事去了。过了两齐老师都没想起这事儿,肖谦整在附近打转,总不能冲上去问卷子咋还没批改出来吧?
齐老师的丈夫也是县一中的老师,教师宿舍,只能放下一张书桌,两人在家里是轮流办公。魏明珠考完试第三,齐老师下班回家,发现丈夫在书桌旁批改试卷。
“你们班今没考试呀?”
“不是我们班的,我帮你把桌上这卷子改了,这卷子挺有意思的,倒是没听过你提这个学生。”
齐老师才想起来,她把魏明珠的卷子忘了!
“一个想插班的,高中都没念过,想参加明年的高考,你学校也真是,为了多一个有希望的苗子,真是什么人都能同意插班——卷子考得很差吧?”
齐老师丈夫摇头,“是挺有意思,她偏科太严重了。”
可不是偏科严重吗?
改到语文试卷,明摆着要让学生拿分的背诵题答不对,阅读理解马马虎虎,作文倒是写的让人眼前一亮。不偏题,还挺有深度,不太像普通高中生写的。
政治这科太惨了,几乎全军覆没。
但是英语卷子答的太漂亮了!
英语算进高考里没两年,好多学生连26个字母都闹不明白。这份英语试卷的准确率先不,一个个单词写的可真漂亮,主人下笔时几乎毫无迟疑,流畅不停顿,简直能从笔锋里看出来。
齐老师的丈夫就是英语老师。
齐老师则是高三的语文老师。
语文试卷和英语试卷,考成了两个极端,所以做卷子的学生有意思。
齐老师看见语文卷子就心中不喜,很简单的背诵知识都不知道,这是啥学习态度?
可又一看别的题,魏明珠答的倒是挺认真。
齐老师和丈夫把语文、英语卷子批改完,两人都觉得奇怪。魏明珠参加完县一中考试的第4,齐老师总算找别的老师一起把她的试卷批改完成了。
看着分数,齐老师有点懵,把孙老师叫来:
“孙,你那真的看紧了那个女生,没作弊吧?!”
作弊?
怎么作弊?
孙老师圆脸通红,那是急的:
“齐姐,我可是一步都没离开,连她上厕所都跟着去,午饭也在办公室吃的,绝对不可能作弊!”
齐老师赶紧安抚下激动的后辈:
“别急,我相信你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同志,她的成绩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确信孙老师没有开差,齐老师就把卷子和考试成绩都交给年级组了。高三年级组的老汪也犯疑心:“真没人给透漏答案?那这个学生就能插班。”
“透啥答案,这周五高三不是有个摸底考试?我直接把那套卷子拿出来用的,题都是各科老师们出的,谁能先拿到答案
齐老师是把卷子带回家聊。
而且她丈夫还是英语老师,偏偏魏明珠的英语考得最好。
但这卷子并不是她丈夫出题,她家和魏明珠也没有任何关系,齐老师身正不怕影斜,认为魏明珠不可能提前拿到答案。
老汪的表情很精彩:
“初中毕业在家自学的?”
魏明珠丢分的,全是语文和政治这样的需要背诵的科目。生物也考的不好,可生物总分才多少?而语文和政治,在短时间内突击背诵,完全可以提高成绩。别的不,那惨不忍睹的政治成绩,再把语文那些不该丢分的地方加上,魏明珠的总分再高40分没问题!
40分啊!
老汪咧开嘴笑,多这样一个苗子,自学的也认了。
那反正最后考上了,谁管她的基础是不是在家自学的,别人只知道是从县一中考上的,升学率可是县一中的!
老汪把魏明珠的试卷仔细收好:
“赶紧的,通知这个学生!”
“3班的肖谦介绍的……”
“那就找肖谦带路!”
现在的老师挺负责的。
恢复高考几年,县一中的老师们教学水平可能比不上大城市,但绝大部分老师的师德没得。考上大学绝对能改变人一生的命运,一些考生复读一年又一年,始终不肯放弃高考,现在凭空掉下来个有希望的,不知道还没啥,知道了县一中肯定不会放饶。
肖谦被叫了出来,老汪和齐老师都等不及肖谦放假回去,马上要一起去井村找魏明珠。
一路上老汪都在问魏明珠的事儿,比如这女学生之前咋不上学,平时在家又是咋复习的。肖谦能知道啥,他对魏明珠从前在沿河村的情况一无所知,或许魏明珠初中辍学后真的下了苦功夫在家自学?
不过看两个老师的样,明珠肯定通学校的考试了。
老汪还卖关子,不肯魏明珠到底考了多少分。
“等到她家,你就知道了。”
两个老师带着肖谦,三人骑着自行车往井村走,肖谦别提有多好奇。
三个人把自行车骑得飞快,到了井村都热出了汗,肖谦拍了老半门,刘家一个人都没出来。
原来刘荣过几准备出远门,就想趁着走之前多帮帮魏明珠,现在秋收过了,白把轩轩往学校一送,三个大人都出门替魏明珠收黄鳝。
虽然是隔一商都市送100来斤黄鳝,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