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农门贵女有点冷 > 农门贵女有点冷最新目录

第64章 别人家的好女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栓子觉得无缘无故得了好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其他人只以为他是被夸得不好意思,郑大福又是连连夸赞,“读了书果然是不一样。”

满院子的赞叹,郑文杰却忽然问道:“杜衡,你这是从何本书上看来的?”

杜衡是栓子的学名。

栓子笑得腼腆,:“一本杂书而已,不过惊鸿一瞥,书名却是不记得了。”

郑文杰顿时不赞同的道:“你既进了书院,就该以科考书目为要,怎能将时间花费在那些无用的杂书上?听你最近还在学制笔,岂不越发分散了心力?”

虽两家并无太多往来,但两人同出一村,又在同一家书院读书,郑文杰因为年长了几岁兼家中比李家宽裕许多,就莫名有一种优越感,平时在书院里相遇时候几句话也总带着点高高在上,尤其是在他过了童生试之后。

栓子的眉头一皱。

尽管心里不大舒服,但他本性温和腼腆,不是爱计较的人,便只拱手:“多谢郑师兄提醒。”

虎头却觉得郑文杰真是多管闲事,当即怼了过去,“栓子这是担心他爹负累过重,学好了既能省下买笔的钱,还能给家里添些进项。再了,制笔这个事情在你们读书人之中不也是很文雅的事吗?”

他刚才可都跟栓子问清楚了!

郑文杰脸微热,心中也更添了几分恼怒,总觉得他被比了下去,莫名的心气儿不顺。

栓子却不欲多做无谓的纠缠,转而对郑大福道:“郑阿公,这打稻器因为是我爹琢磨着做出来的,可能不是很耐用,之后如果出了什么故障,您就打发个人来我家,让我爹过来修理。”

郑大福点头道:“替我给你爹带个好,回头再请你爹来吃个酒。”

“您太客气了,能帮上忙就好。家里也忙乱,子就先告辞了。”

虎头也要回家去干活,就跟栓子一起告辞离开。

而有了这个新的工具,给稻穗脱粒的速度果然快多了。

尽管比不上云萝前世所见的,摇动手柄也很要些力气,还因为没有挡板和配套的稻桶,稻秆放上去的时候谷粒夹杂着碎叶与芒刺飞溅,落得满院子都是。

摇手柄的,搬跃穗秸秆的,满院子扫谷子的,将厚厚堆积的谷子不时翻一翻面以防发热捂坏的……院子了再次忙乱起来。

而这个简陋至极的脱粒机也很快吸引了周围邻居的注意,看到竟不用先把稻穗晒得酥脆了就能将谷子打落得干干净净,不由得眼馋不已。

当听此物出自李宝根之手,皆都纷纷往李家涌去。

一整夜点灯熬油的忙碌,一直到第二乌云散去,朝阳升起,外头有人兴奋的喊了一句:“放晴了!”

又听见敲门声,郑二福的嗓音在门外响起:“大哥,开门,我把那打稻器给你送过来了。”

听到郑二福的声音,离大门最近的郑丰收忙将大门打开,然后郑二福和郑丰庆父子两就抬着那架脱粒机走了进来,边走边笑着:“这东西果然好使,不停歇的转了一个晚上,竟是把五六亩田的湿谷子都打下来了。也就中途坏了一次,不好大半夜的去叫宝根,捣鼓了好一会儿才弄好,倒也不是很难。”

郑大福暂停下手中的活儿,睁了睁眯缝的眼睛,问道:“你家的谷子都打下来了?”

郑二福嗓门洪亮,几乎不见忙碌了一整夜的疲累,“都打下来了,可喜今儿又有个好日头,把湿谷子暴晒一,就能拖上好些日子了。”

着,已将东西安放好,搂了一捆稻子就忙活起来。

“这东西就是没个篷子挡着,谷子飞得整个院子都是。”郑二福还笑着抱怨了一句,“家里的窗户纸都被打出了一个个的孔。”

郑大福也点零头,不过这只是事。

郑二福在院子里扫了一圈,对刘氏道:“丰谷家的,我跟丰庆在你家打谷,你去帮你二婶晒谷子。”

刘氏看了公婆一眼,连忙答应下来,匆匆的出门往二叔家去。

郑丰收从后院扛出一大捆稻秆,闻言道:“落了这么两雨,晒彻泥泞得很。”

“垫上一层稻草,也能挡一下水了。”

刘氏去二叔家帮忙晒谷子,这边孙氏也领着大儿媳和闺女奔赴晒场。

下雨前收回来的那些谷子已经晒过一个日头,多堆积几也没有大碍,湿谷子却堆积不得。

云萝满脸困乏的跟着云萱和云桃,将摊在家里的谷子一畚斗一畚斗的装进箩筐,然后由郑丰谷装上牛车运送到晒场上去。

手扒谷子的时候,底下一片热烘烘的冒着潮气。

郑大福当年良田多,家里也置办了许多竹簟,一时间倒是不用担心晒谷子的竹簟不够用。

只是晒场就那么大一片地方,家家户户都要用,竟是不够使了。

等到日头高升,孙氏忽气冲冲的奔了回来,将肩上扛着的木耙子一扔,就开始骂骂咧咧的。

郑大福眉头一皱,“你又在叨咕啥呢?好好的谁又给你气受了?”

孙氏瞥了来帮忙的郑二福父子两,嘟囔了两声,继续骂骂咧咧,却让人听不清她究竟在骂些什么。

李氏落在后面,一进门就笑着道:“二叔二婶真有福气,那李三郎书读得好,又一表人才,还半点不娇气,竟是一大早就来帮忙干活了。”

郑二福越发的红光满面,对这个孙女婿真是满意得不得了,“是个好后生。他自己家不种田地,书院里一放假就来咱家帮忙,眼见着下雨了田里等不得,更是叫了一群好后生来,一就把咱家剩下的粮食都给收了回来。”

老泰山郑丰庆也赞誉有加,“刮风下雨的,担心他路上不安全,让他别来,他也不听,仍是每日刚亮就过来了。”

李氏扯着嘴角笑了两声,“这还不是因为媳云蔓?我方才瞧见他还带了个人一起,看着很是面善,应该是他的兄弟,又赶了两辆大车。”

“哦?”郑二福愣了下,随之点头道,“原先有起那么多湿谷子都不够地方曝晒的,他便他可以在镇上找几个场地,等晴了就来运谷子。今儿可不就晴了嘛!”

郑二福得眉开眼笑,心情舒畅,郑大福却越听越没滋味。

想想自己的大女婿,这么多年了,也就过年的时候偶尔前来,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