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乱晋春秋 > 乱晋春秋最新目录

第4章 太后遭囚金墉城 岐宏夜诉东安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却在西宫中,李肇给贾后呈上一只缠有绸缎的弓箭,绸缎上书,

“太傅有难,救太傅者有重赏。”

贾后依旧是一脸冷冰的表情,眼神撇着李肇,问道,

“此箭何来?”

李肇跪拜在地上,答道,

“这支弓箭,是在太后宫墙外捡到的。”

却太后杨芷见孟观率兵出了宫,司马玮率兵封了西宫的门,心中知道大事不好,但是又出不了宫,只能是暗书书信,用弓箭射出宫外,希望有人捡到告知杨骏,但是她不知,杨骏一族,已经被贾后尽皆诛杀,而这支弓箭,则是被李肇捡到,献给了贾后。

贾后看着弓箭,却始终没有话,李肇心中惶恐,这个贾后,其心计狠毒异于常人,喜怒不形于色,李肇是贾后的心腹,跟了贾后三十多年,但是还是琢磨不了贾后的想法,沉默许久,贾后两只手握着弓箭,胳膊上一用力,把弓箭折成两半,口中道,

“杨太后乃是杨骏之女,杨骏谋反,杨太后也逃不了干系,李肇你即可点一百禁兵,请杨太后移驾金墉城,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杨太后出来,违令者,斩!”

“诺!”

李肇正准备退出后宫,不想贾后又继续道,

“杨骏之妻庞氏,也与杨太后一起!”

“诺!”

惠帝司马衷平日不理朝政,贾后之言,便是惠帝之言。

杨骏被杀的第二,汝南王司马亮便来了,着力清扫杨骏余党,贾后为制衡楚王司马玮,分封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一同入朝辅政,同时封司马玮为卫将军,禁军北中候,司马繇进爵为东安王,四人共理朝政,辅政大臣的位置,司马亮,卫瓘,司马玮都实至名归,但是让司马繇做到这个位置,着实让诸多大臣不解,司马繇在诛杀杨骏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藩王,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功勋,能够得到这个位置,贾后给的理由是手刃杨骏之功,这才稍微平息了朝廷内外大臣的议论。

而贾后,也在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贾后的堂兄贾模,堂舅郭彰,妹妹贾午的儿子贾谧都升任了朝中重臣。

贾模字思范,父亲贾遵是贾后的父亲贾充的兄弟,平日里中正廉明,素有公名,诛杀杨骏之后,被封为平阳乡侯,而贾谧是贾后妹妹贾午与河南尹韩寿的儿子,因为贾家势力太大,韩寿的儿子竟然不能姓韩,而姓贾,这也是因为贾充生了两个儿子,尽皆早夭而死,于是便把孙子贾谧当儿子养了。而贾后的堂舅郭彰,虽然跟贾后血缘较远,但是跟贾谧是发,俩人关系十分亲密,贾后待郭彰也是视如己出。

这个贾谧,好文舞文弄墨,在朝中原本只是个秘书监的文官,掌编纂国史,诛杀杨骏之后,贾谧摇身一变,成为了后将军,贾谧个性轻浮,喜好功名,为人随便,着名的文人诸如石崇,陆机,陆云,潘岳,欧阳建等人,尽皆巴结贾谧得以高升,而与贾谧沆瀣一气的郭彰,也是被封为尚书。

司马亮上台之后,与杨骏走的同一路子,大肆分赏重臣,引起了其中的一些饶不满,这一日的朝堂之上,司马亮竟然一口气封了百余名官吏,但是这种拉拢人心的做派,引起了朝廷高官的不满,因为朝廷底层官员成了中层,中层官员成了高层,但是高层官员却封无可封,只能象征性的给些财银而已,而朝廷大多的话语权,都掌握在高层官员的手里。

却杨骏伏诛不足一月,同为辅政大臣的太宰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的党争愈演愈烈,一日群臣议朝,司马亮对司马玮公然发难。

晋惠帝司马衷坐在大殿之上,而贾皇后则是坐在旁边的一张金椅上,二人之下,则是站着百余名文武百官,太宰司马亮走出阵中,作揖道,

“陛下,如今佞臣杨骏伏诛已经有一月有余,现在宫墙城内外风平浪静,此事已熄,但是朝中的藩王却还在朝廷之中,自古庶王不入朝,这是自古的规矩,如今皇都的内外叛乱都已经平息,臣上谏,藩王应及早回到自己的封地之郑”

虽然司马亮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所有大臣都知道,司马亮嘴中的滞留不走的藩王,就是楚王司马玮。司马亮此言,其实正合晋惠帝司马衷的心思,司马衷为人懦弱,性格不堪,而且身有痴病,他从就十分害怕性格乖张暴戾喜怒无常的司马玮,只要一看见司马玮,司马衷两个腿肚子都哆嗦。

惠帝司马衷满心欢喜得正准备出言,却习惯性的向右瞥了一眼,在惠帝右边端坐的贾后却轻轻摇了摇头,司马衷便不话了,朝堂之上的大臣顿时议论纷纷,楚王司马玮走出来,也不作揖,道,

“太宰之言实在浅薄,杨骏虽然伏诛,但是余党未灭,仍然有犯上作乱的可能,并且朝堂之上的某些人,却在走杨骏大肆封赏众臣的老路子,收买人心,把控朝廷,私结党羽,为祸朝纲,恐有成为第二个杨骏的迹象,作为光明贤德的武帝的儿子,为了保住大晋的江山,我应该对他们有所限制,待朝堂之事彻底平息之后,再回到封地。”

众位大臣又是议论纷纷,司马玮口中的在走杨骏老路子的人,很明显就是汝南王司马亮。

惠帝听闻司马玮所言,只能是无奈道,

“众位大臣是何想法。”

惠帝一出口,原本嘈杂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司马玮此人气量狭,睚眦必报,这要是同意了司马亮,便是公然与司马玮作对,对自己没什么好下场,所以偌大的朝堂,百余名朝中大臣,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话的。

沉默许久,一个拄着玉杖,发须皆白的老者走了出来,道,

“自古庶王不入京,这是规矩,也是国策,依老臣所见,太宰所见言,句句珠玑!”

众位大臣俱惊,定睛一看,此老臣,原是太保卫瓘。

卫瓘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卫觊(ji四声)是前朝曹操,曹丕,曹叡的三朝重臣,卫瓘功勋累累,当年与钟会一起灭亡蜀汉,杀死姜维,然后又设计诛杀了反叛司马家族的钟会和邓艾,下稳定之后,北方乌桓反叛,卫瓘又率军破乌桓大军,在现如今的朝中,可谓是功勋累累,而且卫瓘此人正直清正,刚正不阿,不服权贵,就连晋武帝司马炎见到卫瓘也要礼让三分,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臣礼遇。

卫瓘此言,让惠帝欣喜,面上露出喜色,道,

“卿家意欲何指?”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