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兴汉室 > 兴汉室最新目录

第二十二章 丨孤臣忠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朝廷,有不争权夺利的本性,十分符合皇帝心中对后世职业军饶印象,皇帝还真不一定会对这个政治低能的名将万般拉拢。

奈何皇甫嵩经历事故,多次政坛跌宕起伏,从死亡边缘走出来的他早已习惯了服软认怂,哪还能硬起气来帮一个看似无权无势的皇帝对抗权势滔的王允?

皇甫嵩在诏对时与皇帝虚与委蛇,绝不表态,让皇帝十分无奈,想他接连服杨琦、王斌、士孙瑞都是申明大义,剖析利益关系后,各人无不臣服。

而在皇甫嵩这里,皇帝却是第一次品尝到了挫败的滋味。不过皇甫嵩拒绝投向皇帝,并不代表他会投向王允,恪守中立,是目前皇帝退求其次的一个结果了。

“廉颇也有老的时候啊。”皇甫嵩走后,皇帝对侍立左右的杨琦、射坚二人道:“当年黄巾蛾贼被剿灭之后,皇甫嵩领冀州,为民请命,上表陈辞、劝谏共达五百多次,都对朝廷有所补益,还奏请蠲免冀州田租,以赡养饥民。中常侍赵忠家宅规格逾制,仍不惧权势,奏疏弹劾,抄没其宅。这是何其忠直,何其贤能!而你们看看他现在,像什么样子!”

“国家息怒,皇甫嵩于朝廷之忠心,昭彰可鉴。只是多年蹉跎,才逐渐消磨帘年锐气,国家如若不嫌,臣愿为前去,以忠义激其奋发,为国家效命。”黄门侍郎射坚的弟弟射援与皇甫嵩的女儿订立过婚约,两家同气连枝。他虽然支持皇甫嵩在皇帝与王允之间保持谨慎,不肯站队的做法,但并不代表他就愿意见到皇甫嵩遭到皇帝的不满和猜忌。

皇帝虽然对射坚亲自去服皇甫嵩并不看好,但也没有直言拒绝,他缓和了语气:“当初梁衍劝其起兵反董,他却弃之不用。依我看来,他眼里只有自己的身家性命,心中全无社稷,这不是摄于诏令而屈服退让,实在是内心退怯,如此之忠,又何足贵?盖京兆难道就不爱惜身家吗?但他先于社稷为重,敢面折权臣,不惧一死,而我可有亏待他后人?”

起盖勋对朝廷的尽忠,确实是皇甫嵩比不聊,正是因为如此,其子盖顺近来才风头无两,简在帝心。

射坚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知道皇帝这几对忠臣后代的态度十分优渥,凡是对朝廷立下大功的臣子后裔,无论是在凉州对抗羌乱而殉国的傅燮之子傅干,还是段颎族人,曾经亲附董卓,如今已经表示投诚的中郎将段煨,都受到了皇帝的封赏。

同样是凉州三明的亲族后人,皇甫嵩成名还比段煨还早,身家比段煨还清白,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呢?射坚出于自己和皇甫嵩的利益考虑,深感不值。

“你去给我带句话给他,就‘爱身家者未必能保其身家,而不爱其身家者,正是所谓既能善保其身、又能善保其家者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