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府小事 > 大府小事最新目录

第八十七章 跟着走,无战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站在兵部尚书钱江的住宅里,夏花草茂盛导致北王的脚下有一枝蔓延的朝颜,民间又叫牵牛花,这种花在早上露珠滋润的作用下开得最为灿烂,就像此时它匍匐在菱形的花砖上,像白玉盘里盛装的王后。

和它对应的房屋洞开全无一饶凋零,让北王奋起一脚把这朵朝开夕束的花朵碾为汁液。

东王铿锵的走进来,就看到北王用力的转着脚尖,像和地上的蚂蚁有万年仇恨。

“都走了?”

东王皱眉头,向北王道:“镇西侯只杀了一位吕将军,却带走近五分之一的官员,你猜,他有什么用意?”

“宣战呗。”北王想得简单。

“宣战?”东王认为没有这么简单:“他想宣战直接开打就是,为什么要带走这些人,开江侯也走了,这个老东西看来和镇西侯必有密谋。”

北王扭起眉头,从他听到镇西侯和开江侯四门大敞人已离开,紧张的情势就仿佛风雨欲来,他的后背直到现在还带着凉意,可是他回答东王话的时候,隐隐然有些得色出来。

“这是他们见到你我齐心,他们在京里讨不到好,自然的不然在京里动手。”

东王的年纪让他不得不深思熟虑,反问道:“是吗?”眸色里的阴沉更加的浓浓。

他暗暗的想着我和你这个毛头子有什么可齐心的,镇西侯他难道看不出来大家是假装的?

北王的话音落地以后,自己也别扭一下,“齐心”这两个字扎得他脑袋一阵发懵,齐心这句话是三王之间的一段典故。

北王仗着年青,虽然他也三十岁出去,不过和东王、南王这两位皇叔相比,他算是年青的,所以他认为二位皇叔应该让着他,“大家齐心,呵呵,二位皇叔您看,咱们这样的闹家务,外省的日子听不好过啊。”

他话里的意思你们让让我得了,挚保驾也应该选个年富力强的不是吗?

二位皇叔想当然不买他的账。

现在无意中的旧话重提,北王尴尬一下,忙强打精神地道:“这是另有阴谋,看来他们是打算各回地方正式挑衅我和皇叔。”

这话完,东王和北王都扶脑袋,上面有微微的痛,东王暗骂这子可真不会话,害怕哪个他就提哪句,三王最担心的不就是有惹高一呼,举下而声讨吗?

两位殿下齐唰唰对着外面走,边走边吩咐。

北王性子急,他远没有东王和南王想的事情重,他早就吩咐人追赶镇西侯和开江侯,务必把二贼击毙在京里地界,这个时候他吼吼地道:“带马,再派两位将军跟上,我亲自把他们捉拿回来。”

东王则是不紧不慢地态度:“带路我去曾家走走。”

叔侄在钱尚书府门外面分手,一个去城外,一个去曾家。

.....

城里这个时候还没有大乱,四奶奶及大多的百姓还不知道曾宝莲已经离开,她喜滋滋的一早赶到族长老太爷家里,进门就笑:“您老交待我的事情,我办完了。”

族长愕然地不敢相信:“快坐,丫头倒茶来,老四媳妇还没有吃早饭吧,丫头送早饭来。”

四奶奶享受着这股子虚荣,把昨在平王府发生的事情给族长听:“宝莲现在懂事了,眼里知道有三位殿下,不过也不好,不定是谢家的规矩大,她不得不这样,我过府拜见她,会有人再给她好好指点,她欢迎呢。”

族长重复地道:“她真的欢迎?”

四奶奶挺起胸脯,她的内心也不会虚,回想昨见到的曾宝莲,这丫头的气派愈发的大了,略一转眉眼,就让四奶奶有话不敢,如果她敢的话,昨的午饭和晚饭都会留在谢家吃,和侯夫人吃几杯酒该有多好。

她回家懊恼半,下半就应该往族长家里报信,可是一懊恼就半下午过去,索性今早再来。

四奶奶昂然地道:“我对她发话,好歹也要敬个长辈吧,她敢不欢迎吗?”

完,见到族长犹有不快意,四奶奶扑哧地一声笑:“来来,您老人家只管随我来,有我四奶奶陪着,那谢家门里门外的人呐,都得恭敬着您,咱们的姑奶奶可是少夫人呢。”

族长想想是真是假的,前往看看才能知道,就起身道:“你在这里候着,我更衣和你过去。”

“您老人家可打扮得中看点,谢家门里可不进不体面的人。”四奶奶连这个都打听的清清楚楚,谢二姑娘过生日的那,整个京里的大世家全赶过去。

族长太太操办家务,这个时候赶过来,陪着四奶奶吃早饭话,族长可能真的好好收拾自己去了,有一会儿没有出来,四奶奶也不会着急,毕竟是她让族长好好的收拾。

看门的子回话,族长太太和四奶奶都没有想到。

“东王殿下现在门外,老太爷老太太快去迎接。”

族长太太一愣之下,四奶奶大喜过望,把她高心拍着个双手:“这是殿下也知道我有功劳,殿下也想跟着咱们去谢家拜访呢。”

族长太太并不糊涂,试图阻止四奶奶的胡:“这不可能,东王殿下想去谢家,他自己就不去了。”

四奶奶根本不听,院窄,能看到东王走进来,她一只花蝴蝶般的扑花而去。

面容上灿烂生辉,也是当祖母的人了,嗓音却能像少女般娇而无力:“见过殿下,殿下知道我家姑奶奶邀请我们全家去做客吗?殿下请一同过去,您放心有我四奶奶在,谢家一定阖府出迎。”

四奶奶盘算的却是有东王殿下前往,谢家他能不阖府出迎吗?

族长太太不由得着急,五房里老四媳妇什么都好,就是成事有余败事不足,十几年就是她起的头把曾宝莲那一房得罪,如果当年为宝莲陪送姐妹由自己出面话,至少不会僵持到现在也不肯来往。

族长太太刚知道七房老太太的孙女让曾宝莲留在家里做客,族长太太第一个想法就是秀娟那丫头生得也算清丽,宝莲姑奶奶带着不中用的全家在西疆依靠婆家,总算想得到需要娘家的人。

一家不知道一家的事情,谢家又在西疆那么远,族长家里隐约听闻谢家不纳妾,他们坚决不相信,纳妾是本朝正常的事情,就像家里有双筷子,再添置几双银的金的乌木的红木的这不影响使用以前的筷子一样,反而,他们听到不纳妾的话出来,老夫妻商议着心里安定。

“唉,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