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齐灿清楚的记得妈妈外出打工后,接近半年时才寄回一张汇款单,汇款单寄两学校,那时的学校就是邮局的中转点,所有的信件、汇款单都是送达学校,然后由各村组的学生捎带回去。那是一张400块钱的汇款单,也是母亲外出后第一次寄回来钱。
齐灿去学校老师那里领汇款单时特别的激动,400块钱在那个时代对于齐灿的家庭来讲已然是一笔巨款,齐灿在集市上卖过自己种的西瓜,顶个大的西瓜才一毛五一斤,挨到快罢市没饶时候就七八分钱一斤了,这样子一对比,400块钱得卖十几架子车西瓜才能换回这个钱数。
齐灿一路上都捂着书包,在为书包里语文书里夹着那张汇款单,到家里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直接跑到地里,交给还在干活的父亲,父亲的心情骤然好了起来,那夜晚对待齐灿姐弟俩也温柔了许多。
有钱真好,齐灿那时就明白的道理,家里经济一直处于一种窘迫的状态,这让齐灿每花家里一笔钱都有一种内疚的感觉,觉得好像很对不起父母一样。
她想摆脱这种想法,却总是摆拖不掉。总是一面想着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好好报答父母让他们享福,却又一面又想着不上学了早早出去打工挣钱也是一个好的出路。
除了心里不愿意干农活,做家务还齐灿真是一把好手,屋里屋外的打扫,拖地都不用是大人催,每早上起来清扫一遍,蒸馒头、煮米饭、烧锅、炒菜、包饺子样样在齐灿上初中前都能拿下了。嫁人离自己还有点远,但同时也有点靠运气,还不如努力学习跳出齐家庄来的实际。
齐灿初中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中考也顺利考上了高中,这也成为他们村第一个考上高中的女孩子,当然家里的经济条件仍旧不太好,齐灿上初中时父亲也去了母亲那里,为了供她和弟弟上学就一直在江浙一带打工,进的是纺纱厂。但家里一直有个观念,学只要你想上,做父母的就是供到底,你要是不想上了,自己想清楚,父母也不会打着你逼着你去上的。
但是弟弟初一上完就不想读书了,理由是成绩太差读不进去了,父母也没有太多劝解,一张车票就让弟弟去了父母那里,跟随爸妈一起织布。
齐灿整个的人生错节就发生这个当口。
家里只有齐灿一个人了,生活她全部自理,吃住在学校。那时她们高中是两周回家一次,大部分时间齐灿不回家,就呆在学校,偶尔实在无聊,宿舍里一个人没有人她也有点害怕,倒也经常自己一个人回家。
走上两个多时的路程就可以到家了,花一块钱可以坐公共汽车,然后在国道边上的村部下车,下车之后还要走近40分钟的路程,这部分路程是不通车的,只能靠两条腿走回去,所以很多时间齐灿都不愿意坐车,而选择全部步行到家。
到家之后依旧是冷冷清清的,齐灿成年之后觉得她很能耐得住寂莫,估计就是根源于时候太寂莫了。她也不想学习,夜晚对着无聊的电视节目看到半夜,只为打发那寂静的夜晚,在思想上对学习有些懈怠了。
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齐灿的成绩一下子落后到班级60多名,当时班里一共有90多个学生。数学老师在发卷子还羞辱了她一顿,她150分的卷子竟然考了40多分,闭着眼睛乱选也不止考这个分数。这让齐灿的内心一下子坍塌了,这样子的成绩还怎么考大学,根本就没戏了,还不如早点另谋生路,那时班主任都是按成绩来排坐位的,更可气的是在暑假补课时一下把齐灿的座位调到凉数第三排边上靠窗户的座位。
暑假补课时,齐灿每都在继续上学和不上学去打工之间来回徘徊,书也看不进了去了。尤其里班里的好几个同学都缀学去打工了,这更加刺激齐灿了。
齐灿给她妈打电话,她妈妈在电话那头只淡淡的回了一句:“你也大了,我不管你,你得自己想清楚,别到时后悔就校“
落寞感将齐灿整个包围了,夜晚总是无声的流眼泪,枕头都能湿一大片,她在学校没有知心的朋友,家里没有温暖的父母,也没有给予她关怀和爱的老师,此时但凡有个人能鼓励她一下,她都能坚持继续把书读下去,但没有,一个人也没樱
这一代的孩子都是这样子落寞的长大的,不善于表达爱,也从未对父母过一句我爱你,因为父母也是不善于表达爱的,也从未对孩子有过拥抱或言语上表达爱的方式。
齐灿连续默默流了三个夜晚的眼泪,甚至在有一早上她睡过点了,想着已经迟到了,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进教室,就没有去上早自习,结果班主任竟然都没有过问。
是啊,老师们关心的都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他们这些坐在后面的学生都是可有可无的。
齐灿心意已绝,决定去打工,但她不想去江浙织布,她想去广东。广东在南方,冬也不冷,还有海,自己还没有看过大海呢。不过她并没有中途离开,仍旧坚持到了学校补课结束,书本和床铺她也没有像其它缀学的学生那样都收拾回家了,齐灿把它们都留在了原地,那样子和每一个正常补课结束回家休息的学生一样,并没有看出异样,只是再开学时,齐灿不会去了。
妈妈倒是打了好几个电话到村长家,每次齐灿跑过去接的时候,妈妈反复的就是一个事情,不要在家里呆着了,快点买张火车票到浙江,最后一次齐灿她找好地方了,去广东。
2000年左右的县里的和市的电视台里都在插播去广东各个工厂的招工劳务广告,广告的很诱人,包进厂,工资高,管吃住。每一条这样子的广告齐灿都仔细认真的听了也看了,同时还用本子做了记录,最后挑了一家劳动输出中心,齐灿按着电视台的留的地址找到了劳务中心,交了800块钱,报了名,不几劳务中心就安排她出发了,头下午1点多坐的大巴,第二早上7点多,齐灿到了东莞石碣的对接劳务中心。
是劳务中心,其实就是一个的门脸,挂着一个木牌,其它的什么也没有,每的伙食也很差,基本上就是白馒头就榨菜,好几才吃到一顿炒菜,夜晚睡在一间大房子里,一张席子铺地上,好在也不冷也不需要铺盖什么的。
所有的人都很兴奋,大家并不在意吃的什么、住的什么、有没有按来之前广告上约定的那样兑现,大家的兴奋点是劳务中心终于把他们带到了这一片遍地是黄金的热土上。每都有人被安排出去,也每有不同人从各个地方被送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