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1992年的粉笔头 > 1992年的粉笔头最新目录

第九十七章 五子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听到广播,付老师也停止了讲话,让同学们都下楼集合。

“韩伟,赵勇,你们的校服呢?”

付老师发现跟在队伍最后面的我们。

“付老师,我们都忘记了。”

我和韩伟都不想解释,一解释,又会是一大堆的问题扑面而来。

“那你们在教室上自习吧。”

付老师这么通情达理,看样子他的心情真的不错啊。

“上什么自习,我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你呢?”

韩伟的座右铭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可以终日不读。

“我也懒得看了。李洁不是也没穿校服吗?她去哪了?”

付老师该不会同一错误两种处罚标准吧?让我和韩伟上自习,李洁自由活动。

“你瞧,李洁在给周煜打下手呢。”

我透过窗户望去,李洁跟在周煜后面,站在主席台上,看样子,她副班长的角色扮演地不错啊。

“你是体育场上游走的火焰,你是来去不息的脚步,你是风中飞舞的树叶折射的金色光芒。”

入场仪式彩排之前,周煜开始试读“加油稿”,李洁忙着给周煜调整话筒高度。

看样子他们之间的矛盾,像冰一样完全融化、消失了。

“吱——”

喇叭里又传出啸叫声。

李洁赶紧去侧台查看设备。

“那轻盈的步伐似飞鸟的翅膀,那清脆的枪声响彻际,它粲然升起那跃动的渴望,起跑加速超越冲刺,一步一步延向胜利的曙光。”

周煜接着念。

“延向胜利的曙光?这是周煜自己写的稿子吧?她就会发明一些新词,“延向”,啥意思,你懂吗?”

韩伟喜欢给别人挑刺,尤其是喜欢抓住别人话时的毛病,比如语法错误,不恰当的词语。

“我也是没听过“延向”这词,只听过“延伸”、“延展”什么的。”

“我没错吧,这又是周煜发明的新词。”

“你就是属黄瓜的,欠拍。让周煜听见了,肯定会拍你脑袋。”

“她现在肯定不敢随便拍别人脑袋了,你忘了吗?她上次拍李洁的脑袋,两个人矛盾越结越深,后来还打起来了。”

“我没忘,不过你看,她俩现在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

“那都是表面现象。哎,好无聊啊,我们下五子棋吧!”

着,韩伟拿出草稿本,在背面开始画棋盘。

生活其实就是由很多个无聊组成的,假如学习已经很紧张很充实的话,多一些无聊就当是放松了,为什么每时每刻都必须要有意义?那岂不是太累了?

很快,办事利索的韩伟就画好了棋盘。

相传,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五条横线和十五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1515形成了225个交叉点。

正规的五子棋的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子113枚,白子112枚,黑白子加起来是225枚,敲和棋盘的点数相同。

当然,我们没有棋盘,更没有棋子,棋盘是画出来的,棋子只能用“圈圈”和“叉叉”代替。

韩伟把画好的棋盘撕了下来。

“你撕他干嘛啊?”

“撕下来垫在纸下面,可以反复利用,不用再画来画去的了。”

韩伟在“玩”这一方面真的会开动脑筋,棋高一招啊。

下五子棋时要把握进攻的时机,以攻势占据主导权,但防守时也不能一味防守,要同时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局面,一箭双雕。

落子时要对对手的棋路进行预牛

“你这是啥意思?”

韩伟看我的下法和以往不同,对于刚才落的这个“叉叉”,百思不得其解。

“你真是贱人多忘事啊!”

“人贱一辈子,猪贱一刀子,没办法了。”

“你动动脑筋嘛!”

“我左脑全是水,右脑全是面,千万不能动,一动全是浆糊。”

韩伟的俏皮话来就来,他的大脑里储存着一箩筐一箩筐的怪话,随便捡一句,就能把人逗得笑死。

“这是眠三啊,你忘了?”

我了句目空一切的五子棋术语,提醒韩伟准备下一步的防守。

“眠三?”

韩伟开始发呆,就像掉在了棋盘里,永远浮不起来。

其实韩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下起棋来情绪有时候会有些激动。

“意思是你再走一招,就可以形成冲四了?”

只见韩伟嘴角向上翘起,习惯性地用手摸摸头,在我的提醒下,已经看出了我的路数。

韩伟截了一眨

落子后,韩伟不停地催促着我,“快点,快点。”

我的棋刚一落下,地震终于爆发了,他两腿一跺,双手一拍,大喊,“我赢了!”

我定眼一看,心落了下来,笑眯眯地,“实在对不起,好象是我赢了!”

韩伟瞪大双眼,慌张地看了看棋盘,那脸上的表情还真有些看不出他是哭还是笑。

韩伟盯着棋盘,半晌,出了一句,“哼,样儿。”

“要不要我教你几招?”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给我们指明黑暗的道路。

我的梦想就是当韩伟的老师。

“想当我老师啊?”

还真被韩伟中了。

“怎么?不想当我的学生?”

“你怕是教不会我啊!”

“你又没有自闭症或读写障碍,有什么难教的?”

“孔子三千弟子,才有七十二贤人,%,你又能比得过孔老夫子吗?”

韩伟的歪理邪一套一套的。

“我是不会看错饶。”

“为什么?”

“我的眼睛点过人奶,是独具慧眼的匠师。”

我三岁的时候,放鞭炮,竹竿太短,火星钻进了眼睛,妈妈从刚刚生了孩的邻居家借来人奶,给我点上,保住了我一只眼睛。

这个故事我给韩伟讲过。

这虽然是个土办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