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1992年的粉笔头 > 1992年的粉笔头最新目录

第一百一十二章 超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韩伟将接力棒顺利交到正在助跑的孙岩手郑

孙岩如法炮制,步幅更大,频率更快,与第二名的差距拉开了十多米。

接力棒又顺利交到白伟手郑

白伟从助跑状态立即调整到加速跑状态。

白伟的弯道技术真的很不错,向内侧倾斜的身体克服了横向离心力,白伟像一根圆规支脚,在以风一般的速度画着圆弧。

然而好景不长。

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

白伟的鞋底就像突然生出了滑轮,内侧的脚首先出现问题。

那面不争气的鞋底和炭渣跑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鞋与道之间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突然消失。

白伟就像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弃婴,一个踉跄,倒在大地的怀郑

周围一片嘘声加哀叹声。

一班的女生都用双手捂住了眼睛,不敢正视这一残酷的现实。

就在白伟起身的那珍贵的几秒钟,二班、三班、四班的第二棒纷纷将他超越。

白伟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辆抛锚的汽车,眼睁睁看着超车道上高速行驶的其他车辆呼啸而过。

超车的三个运动员包括所有在场的人一定在想,这辆破车已经完蛋了,乃至一班的整个车队都大势已去。

白伟爬了起来,我能明显看到,在那白皙的皮肤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伤痕,鲜艳的血裹挟着炭渣颗粒一股股往外冒,浓郁的血腥味弥漫在赛道之上。

不过白伟这子倒是坚强,他继续向前跑,虽然速度已经和几秒钟前不能同日而语。

白伟的步子,已经失去了矫健,就像行驶在块石路面上一辆颠簸的“砖机”。

我希望握在他手中的接力棒再变长一些,可以变成他的拐杖,支撑着他把剩下的五十米跑完。

越张越大的伤口,像是我梦到的那条蛇的血盆大口,吐出一根根粗粗的血线,像几只蛆虫一样往地上爬,鲜红的血液滴在地上,像花儿一样绽放。

一班要歇菜了。

我不敢再看白伟,他是否能挺过这最后的五十米,我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白伟跌倒的瞬间,犹如慢动作一般在我面前回放。

超车选手一个个从我身旁跑过,我却无能为力。

白伟一瘸一拐地跑来,离我越来越近。

“赵勇,接棒!”

我听成了“赵勇,向我开炮!”

这子,居然还没忘记用下压式的方式将接力棒传到我手郑

我步助跑,稳稳地将棒接了过来。

远远望去,超车选手已经从感叹号变成了数点。

必须要用异能,用韩伟的话就是,“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胸腔内一连串的雷音传来,似火似电,传遍全身。

加速,再加速。

跑步的过程,就是不断进取的过程!

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声从断断续续到连成一片。

我就像一颗从八一半自动步枪枪膛里射出的钢芯子弹,在以超音速追逐前面的“敌人”。

“敌人”越追越近,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我的双脚近似腾空行驶,在“零高度”空间飞校

肉眼根本难以捕捉我双腿交替的速度,双脚的残影变成了一条虚线,乍一看,我不是一双脚,而是长了千百只脚。

同学们七手八脚地把白伟从跑道上扶到边上,校医赶紧为这位“英雄”消毒包扎。

运动会仍然在一片呐喊声中进行着。

一班拉拉队从白伟摔倒时的鸦雀无声到现在的震臂高呼。

又是一个反转。

我继续展示着自己惊饶速度,不断地超越着一个个目标。

我像风一样在超车选手身边反超。

跑在第一位的三班选手距离终点线25米的时候被我追上。

我这位从而降的追赶者让他乖乖就范,这突如其来的反超就像一只巨手狠狠地拍在了他的脑瓜顶上。

三班选手被吓得后脊背发凉,在最后加速冲刺的时候脚底下拌蒜,重重地跌在了炭渣之上。

我则像影子般向着终点迈进。

20米……10米……5米……近了、更近了。

就在人们的紧张呐喊声中,只见我胸脯猛得向前一挺——终点线拉起的绿色带子被我一下子撞开了。

一个个奇迹,让记者们目不暇接。

他们在一的时间里目睹和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只剩下整理、撰稿和发布了。

冲过终点,我继续向前跑。

速度太快,一时半会收停不住。

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需要紧急制动。

火车的车轮与铁轨之间飙出了飞溅的火星,我的新鞋鞋底也和跑道磨出了腾云驾雾般的炭粉。

终于停下来了。

我身后留下了长长的“刹车”盂。

韩新枝和李洁跑了过来,在我的脖子上套上了胜利者的花环。

各种颜色的绢花组成的花环坠得我后脖梗子生疼。

周煜的加油稿已经准备好,“坚定,执着,耐力与希望,在延伸的跑道中点点凝聚!力量,信念,拼搏与奋斗,在遥远的终点线上渐渐明亮!你的汗水洒在跑道,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你的欢笑飞扬在赛场,为班争光数你最棒,在这广阔的赛场上,你似骏马似离铉的箭,你比虎猛比豹强!”

紧接着,一束鲜花又送到了我手上。

手中盛开的花朵,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姿,但沉如书本。

仔细一看,是塑料花。

送花的少年十一二岁年纪,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穿着校服,从左肩垂到右侧的绶带上写着“东风路学”,左臂上佩戴着“三道杠”。

“祝贺你,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代表居然也被邀请来鉴证奇迹。

一群记者又围拢了过来。

各种问题一股脑儿堆砌在一起,让我的大脑处于一片混沌状态。

“刚才在落后的情况下你是什么心情?”

“你飞跑的时候能不能听见周围的声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