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奇公子 > 三国奇公子最新目录

第八百四十九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静地道,“孝直的意思是,王爷南来襄阳是为了回学宫看一看?”

法正点零头道,“邠卿公要是如此思虑,自无不可!”

赵岐苦笑着道,“王爷是清闲了,可朝堂上公卿百官,心里怕是会将老夫骂死,学宫本是清静之地,老夫只想呆在这地儿颐养年,王爷却是将纷争引来,如之奈何!”

法正轻轻摇了摇头道,“邠卿公,这下喉舌,在士林而非庙堂!若是喉舌在庙堂,朝廷政令也不至于止于京郊,如今朝廷政令所行,有多大阻力,想来邠卿公心中比晚辈更明白不过!同样的,如今士林喉舌,在襄阳,在黑白学宫,如今学宫学子,是士林喉舌,日后学宫学子,是我大汉中坚!与其是王爷将纷争带进学宫,倒不如是王爷有意提携学宫学子!

如今学宫有诸多下大儒名士教授学问,更有邠卿公这样的绝世大儒坐镇,背后有朝廷源源不断扶持,才有今日盛景,可日后呢?若是学子不能出人头地,反哺学宫,这学宫迟早衰败!如今君王贤明,方才有学宫兴盛,可邠卿公要清楚,朝中公卿之位就那么多,若是学宫学子想要有所出路,就要和世家豪族子弟争锋!

和世家子弟相比,学宫子弟想要向上有多难,相比邠卿公也清楚!如今朝中公卿,为世家子弟作保者不知凡几,就连朝廷新心科举,为了拉拢世家子弟,朝廷也不得不妥协!莫非邠卿公真以为,杨德祖、庞士元、士孙文始等人,一个个都是状元之才?

如今君王贤明,在背后鼎力支持,方才有学宫盛景,而纵观我大汉,盛世俱是强势君主,主弱臣强,乱世渐显也!用王爷的话,所谓朝廷权势,不过是君权与臣权的争锋,而臣权,则是由无数人组成,其中恃强凌弱,权力倾轧,阴暗之处数不胜数!而纵观其原因,不外乎是以父子师徒为纽带,相互勾连一体,再加上世家豪族合纵连横,互为姻亲,这才是我大汉由强转衰的根本!

由此形成众多世家豪族,把持着下的臣权,而当人数过多时,就排挤一批人放逐出庙堂,想想我大汉的两次党锢之祸,邠卿公也在宦海沉浮多年,自然清楚这宦海沉浮的因由M世家豪族类似,如今学宫英才辈出,只要鼎力支持,日后学宫有一大批学子入仕,反过来支撑学宫,学宫就不会倒!世家豪族传承靠的是血脉,后代不器,则世家衰落,反倒是学宫,只要手段得当,则英才辈出,也不虞有衰落之祸!

只有学宫强盛,邠卿公的名望才会被拔高,想想孔圣人三千门徒,七十二贤,就我朝而言,想想王爷扶持起来的康成公、杨氏的杨伯起等人,为何会被推崇,无他,教化之功而!门徒满下,谁人不服?历来名士大儒不少,可为何只有这些人被朝廷抬高了?后辈英才俊杰辈出,朝廷示好而已!

若是邠卿公站出来支持,这些学子日后登高,感念朝廷恩德,感念学宫教化之恩的同时,又岂会忘了邠卿公的恩德!若是学宫日后衰落,谁人记得邠卿公?如此不外乎而已!想想当年稷下学宫,声名传遍七国,百子争鸣,可如今,这些先贤夫子,又有几人被人铭记?”

赵岐带着几分感慨道,“莫非,挣得就没有回旋的余地?非要让下士人争斗到底么?都是我大汉英才,何至如此也!”

法正带着几分淡漠道,“邠卿公,非是不至如此,而是如此,是为了我大汉长久,也为了我大汉的士族传承下去,物极必反,何曾有长盛不衰的家族?欲壑难填,一两个家族强盛起来,对我大汉而言未必是好事!想想霍光、王莽,再想想我朝光武中兴之后横行的外戚,以至于如今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已是尊荣至极,可袁氏兄弟何曾满足?而朝廷想要做的,不外乎是用学宫子弟来钳制世家豪族的膨胀,斗争在所难免!

如今朝中公卿支持家族子弟,王爷已经是极力避免豪族子弟更进一步,若是邠卿公不支持,莫非下世家就不会视学宫入眼中钉肉中刺了么?更何况,长陵赵氏,如今就剩下邠卿公与叔茂公二位,若是豪族,恐怕连家族的架子都搭不起来!

如今叔茂公所处位置,进一步,则是通大道,退一步,则泯然众人!等几年之后,荀文若高升,谁人能够更进一步,不单单是看手段,更是看功劳,看人脉!如今荀文若仗着颍川荀氏声威,让朝廷政令畅通无阻!邠卿公有意对这些世家豪族示好,可赵氏毕竟衰颓日久,叔茂公若是在那个位置上,下世家豪族能否支持叔茂公所下政令?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把握住就看邠卿公自己的了!

若是邠卿公支持,到时候叔茂公更进一步,下边有自己的人支持,更进一步就更容易了,同时也能反哺下边的人,到时候上下一体,有了对抗世家豪族势力的资本,如若不然,恐怕叔茂公无缘公卿之位了!”

赵岐沉声问道,“孝直,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王爷的意思?”

法正坦然道,“邠卿公,这不是晚辈意思,也不是王爷意思,晚辈只是谈一谈如今朝堂形势,邠卿公也是我大汉老臣,其中利害关系,想来邠卿公比晚辈更清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