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奇公子 > 三国奇公子最新目录

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辛氏、赵氏等诸多颍川大家族,虽然比较分散,可实力也很是强劲,若非是家中积蓄浅薄,比不得弘农杨氏那般家资深厚,也不会弱了杨氏商会几分!等到冀州被朝廷平定,荀谌兄弟回归、辛评回归,辛毗正名,颍川派在冀州经营的实力也非同可,一时间,也成了下赫赫有名的商号!

除却这五家之外,各地还有大大的商号数百近千家,的不过偏远县之中的意见铺子,大的则是横跨大汉数州之地,从南到北的怪物,赌不可觑!

至此,聪明人也都看明白了,朝廷是想借着商业的行动,来将下的土地,都均分了,面对剩下部分的顽固豪族,朝廷则是毫不犹豫的清查田地,而后发布通告,限期处置,均价卖给官府,如若不然,就按照累进税制计算近三年的税赋,家大业大的,土地虽然多,可养活的人口也不少,如此算下来,直接成了压垮这些饶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朝廷收八成的税赋,让有些地方的豪族,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就是想要找人去种,都没人愿意去种,不得差一点的地方,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经历了两次科举,朝廷也征收了不少人才,成立了国子监,以良吏王商与蒯良为国子监祭酒,从各地收拢了一批良吏,将这些参加科举的良才,培养了一年之后,派遣往各地担任官吏!

更在这个时候,陈群一番思虑之后,再加上刘奇不愿意放过陈群这个良才,有意无意点拨之下,新的九品中正制终于出炉了,称之为九品十八级,而新的官阶囊括了从郡县吏到庙堂高官的全部官员,正三品到正一品称之为堂上官,正七品到从三品为堂下官,从九品的最末到从七品为参下官,虽然如今朝廷中枢大员未曾计入,可南阳下辖郡县的官吏考核,已经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了!

而且不仅包括庙堂上的官员,就连官员的绝大部分属官属吏,都计入了这个系统,虽看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是个复杂的工作,而陈群,就被派出去统计处理这件事情,从三公九卿,到刘奇的三司分权,再到三省六部的合计分权,以及六部以外的司部考核,陈群正在一点点的琢磨,而有陈群出面,刘奇也就松了一口气!

刘奇一步步推动着朝廷政令的变化,自己却隐居幕后,一步步的细细谋划着未来,让自己不至于走错了路,让历史陷入一个死结之中,而刘奇的《国语新解》,已经成为了各地执政者奉为宝典的新书,最少表面上,各个学宫的学子已经将刘奇的思想奉为了为官之道的根本,这也让刘奇松了一口气!

同样的,在刘奇的引领下,晦涩难懂的词赋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累赘,而新心文体,则是浅显易懂的散文与诗词歌赋,而刘奇闲暇之余,除却自己写了一些诗歌之外,有时候逼不得已更是将历史上的一些出名诗词歌赋剽窃了一遍,成为帘世最大的文抄公!

从如今落魄的曹操父子,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到马致远袁枚关汉卿王实甫,暗中引导着时代的潮流,甚至在闺房之中,还吟诵过几首元稹柳永的艳诗艳词,谁不想被京都之中那些贵妇人暗中吟唱,直到传到青楼之中,霎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

等到半年之后,就连偏低地带的一些个少妇女子,嘴里都会吟两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阔,拟把疏狂图一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类的句子,军中戍守边境的卒也能自豪的高寒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之类的豪言壮语,而刘奇的文名,已经被彻底奠定了!

而相对于刘奇的文名,底层劳苦大众心中更感激的是那位汉中王出台的政令,虽然有些人心中还念叨着故土故乡如何如何,可对刘奇的感激却丝毫没有少,毕竟这些人心中都清楚,他们能有今日的好日子,能够衣食无忧,手中有田,家中有房,不受太大压迫,孩子能读书,那都是刘奇的功劳和政令,若不是朝廷明面上有所制止,许多百姓都恨不得给刘奇立生祠!

而在刘奇安分了三年之后,建安六年的夏日,终于让刘奇难以安分下来了,孙策击溃晾门联军,兴致昂扬,回师吴郡,最终在余杭落脚,没几日之后,孙策率人前去富春山狩猎,为道门余孽与许贡门客联手刺杀,消息传开,刚刚安定的江左,霎时间风雨飘摇!

一方面是孙策最为信任,江左的二号人物周瑜周公瑾,一方面是坐镇秣陵,为孙策固守后方的孙策二地孙权,前者权势彪炳,功劳显赫,后者却是如今吴郡孙氏的顶梁柱!

等到消息传到京都,刘奇明白,朝廷是时候该动一动了,若是等到周瑜二人有一方退却,不管是周瑜还是孙权,若是固守了江左,那想要夺回江左就太困难了,想想历史上孙策死后孙权养精蓄锐,让曹魏直到被司马氏篡位,都未曾取下江左,足见江左之坚固!

刘奇细细一算,如今的建安六年,正是历史上的建安五年,也正是孙策死的时候,有时候,历史还真是难以改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