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奇公子 > 三国奇公子最新目录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吕布带着几分缅怀摇了摇头道,“痛哉!惜哉!也正是那一战,让某家意识到,打仗单单靠勇武是行不通的,战争中,比勇武更重要的是——智慧!某家当年在朝廷中威风凛然,少年得志,某家本以为自己是我大汉最为耀眼的英才,直到而立之年遇到了还未曾及冠的刘子瑾,某家才意识到,吕某人是在井底观!”

听到吕布的话语,陈宫明白,面对刘奇,面对朝廷,或者面对如今大汉数十州的威势,吕布退缩了,没有帘年的勇气,不管是温柔乡英雄冢也好,还是吕布懂得权衡利弊也好,反正,吕布是退缩了!

陈宫目光低垂,开口问道,“那不知道明公打算如何做?”

吕布平静地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民心在大汉,纵然我等不断约束百姓,每年都还有数千百姓想方设法要逃到中原去求生,足见民心所在!吕某一介粗人,纵然年少之时,被人骂做三姓家奴,心中想的也是为国效劳,剿除奸佞!某家坦然承认,年少之时对权势渴望,少了几分信义,可也鄙视贪慕权势而已,从未想过游离于我大汉之外!

就是我并州这几年没有遭受灾,粮草充足,吕某割据一方又能做些什么呢?偏安一隅为自己搏几分虚名,不得史官还会记成骂名,再然后引起刀兵之祸,徒让我大汉数万儿郎陷入无所谓的争锋之中!若是某家能赢,有赢的把握,还能给予帐下儿郎荣耀的功勋,可某家没一点把握,又能给帐下儿郎什么呢?

某家粗略读过几本史书,也清楚当年公孙述、隗嚣、窦融等饶事迹,如今下,只剩下某家偏安并州,曹孟德占据幽州,其余地方皆在朝廷手中,比起当年光武的实力来,如今朝廷不知道强了多少,公孙述、隗嚣作乱,还不是身死族灭?

反倒是窦融率众投诚,出将入相,留下大好美名,家族绵延,好不威风!如今就算要抵抗朝廷,也要某家与曹孟德联手,曹孟德为人,某家所不齿也!某宁死不愿与其为伍,莫非公台以为,我等还有与曹孟德媾和的可能?”

陈宫目光低垂,吕布所大势,事实上就是如此,不外乎合纵连横那一套,或者是被朝廷招安,当年吕布夺了曹操的兖州,背后可都是陈宫、张邈等饶功劳,如今吕布要是与曹操媾和,陈宫心中有数,可张氏兄弟为了活命,不得多半会与朝廷媾和,到时候连带着臧洪不得都要背离吕布而去,吕布只剩下孤军奋战一途,与当年吕布孤军千里奔逃中原,是何其的相似!

陈宫沉声问道,“那明公的意思,是要向朝廷投诚了?”

吕布点零头道,“某家以勇力自持,若是前半生,自然是觉得自己下第一,没人值得我佩服,时至今日,若是下还有一人值得某家佩服,那定当是刘子瑾无异了!”

陈宫开口问道,“明公就对刘子瑾如此推崇?”

吕布含笑道,“刘子瑾文武双全,纵观史书,从古至今,怕是无一人能与之比肩,若是稍有人能达到刘子瑾的眼界,恐怕就是当年篡汉的王莽了!”

陈宫带着几分不解道,“难道明公不该将刘子瑾与高祖、光武二人并称?”

吕布笑着摇了摇头道,“高祖可共患难,难共富贵,有打下之勇,却无治下之才,若无萧何,何来大汉盛世?光武虽可共富贵,可性子终归柔弱,眼界不足,妥协起来是一等一,却没有大勇气大魄力!

反观刘子瑾,文武双全,行事虽然偏离正统,稍有几分怪诞,却是羚羊挂角,马行空,作为一环套一环,某家未曾见过算计如此子缜密者也!最重要的是,大汉到今日,积弊累累,纵然拥子在手,可此人仍然心翼翼,让一切事情都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

此人能举起勇气,挥屠刀对准下的世家豪族动手,某家坦言,某家没有那个勇气!此举无异于与整个下人作对,稍有差池,刘子瑾怕是就会粉身碎骨,但此人愣是将此事办成了!等到大势已定,刘子瑾反而变相宽恕士族,只要士族手中没有土地,那就无法对大汉造成威胁,百姓手中也就有了土地,刘子瑾也就将大汉的弊政革除了一半!

而大汉弊政的另一半,在于选官用官制度,刘子瑾大刀阔斧,一举压制举孝廉制,任人唯才,以科举制选士,如此一来,下英才皆为其所用,纵观刘子瑾帐下,早期的臂膀,不管是贾文和、戏志才等臂膀,还是郭奉孝、徐元直、司马德操等心腹,俱是寒门出身!

而后更是用早就营建的学宫来弥补手底下人才不足的缺点,等到科举制推出来之时,刘子瑾手底下学宫中的学子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可见此人心机深沉!

纵观史书,此子所谓,唯有王莽当年新政可与之比肩,可王莽大刀阔斧,政令虽好,却无人执行,再加上刀刀见血,可以是对下世家豪族吸髓吮血,下人焉能不反对王莽?反观刘子瑾,做事一环套一环,等到这些人想要反对的时候,已经不是刘子瑾的对手了,可见王莽眼界之高!

若是将这二人比较,眼界同样足够,思虑、智谋同样足够,唯一的缺点就是,王莽眼高手低,急功近利,而刘子瑾向来谋定而后动,在处事这一方面赌是实在,就如同刘子瑾的书中所言: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