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东晋小军将 > 东晋小军将最新目录

第八章 烧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成。窑头有火箱,火焰经窑体至窑尾,废气由蛋形截面的烟囱排出。容积大,约一百五到三百立方米。窑墙与护墙之间填以砂土作隔热层,热利用率较好。在同一窑内,根据各部位温度的不同,可以同时装烧品种不同的制品。蛋形窑结构合理,设计科学,造价低廉,装烧量大,适合多种坯釉的烧制;同时它以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是清代景德镇地区焙烧瓷器的主要窑型。这种窑形乃是历史检验过的东西,当然要拿过来用了。

老陶匠双手颤颤悠悠地拿过来,眯缝着眼仔细地看了半晌方道:“老儿十四岁开始学徒,至今烧陶已逾四十年,却从未见过慈形制的窑。不过看起来,此窑设计的甚为合理。既然是老仙长给的,想来是不会错的。”罢双手把图纸奉还给刘牢之。时人大都崇信道教,老陶匠听是老仙长给的,到不敢造次。

刘牢之没有接过,只是道:“既然老师傅也觉得没有问题,就按此图施工吧。老师傅估算一下需要多少材料,尽快通知刘主管去购买。需要的泥瓦匠和帮手,也让他尽快联系。”

老陶匠躬身道:“诺!”

经过七十多的忙碌,一所砖窑和一所蛋形窑相继修建完成了,经过烘干之后,第一窑就按照刘牢之的安排,先试烧了一批砖瓦,两之后出窑,效果令人非常满意。刘牢之安排着,用烧好的砖,在前两发现的石灰矿边上,起一座石灰窑,准备用来烧制石灰和水泥。

芜湖附近有高岭土,膨润土,可以用来烧制瓷器;有大量的石灰岩,可以烧制水泥;有珍珠岩,可以制作保温材料;至为关键的,是有大量烧制玻璃用的石英石。其实刘牢之制瓷只为自用,制造玻璃制品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试窑成功之后,刘牢之让陶匠们先烧的是宴喜楼使用的盘子和碗,现在的餐具配合炒菜不是很合适,非常的影响观感和口感;接着又烧制不少口大缸和坛子,准备用来酿造酱油和白酒。

气转暖,刘牢之让刘柱组织人手着手春耕。因为冬的时候地都翻耕平整过,此时插秧播种比较方便。水稻插秧的技术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刘牢之也是采用的此种方式。因为养殖了牲畜,加上垦荒时修建的垦荒厕所,刘家积攒了不少粪肥,水稻播种按照经验施足了肥。去年参加垦荒的流民,不少都应募到庄上做了庄客,春耕的人手到并不缺。

一千二百亩水田里全部种上了水稻,鱼塘则主要种植桑树和甘蔗,水田里和鱼汤里面撒了不少鱼苗,都是刘牢之组织人手到河里面去捕捞的。去年冬,旱田里种植了四百亩麦,开春之后又在剩下的地里种植了二百亩的大豆和二百亩甘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