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唐墟 > 唐墟最新目录

第二章 行路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偷眼看着李克用,却不敢站起。

李克用“嗯“了一声,抬手虚招了一下,高金涵听得这一声”嗯“音调向上且短促,方敢起身。

张承业冲高金涵使了个眼色,高金涵心翼翼地问道:“王爷可还有吩咐?“

李克用没好气地道:“没了。赶紧去裹伤。“

高金涵如蒙大赦,忙拱手退下。

待高金涵退出院,李克用无奈道:“做王爷这些年,样样都好,就是这帮人动不动就自称罪该万死,着实烦心。本王就算真恨急了他,也就一死而已,哪来这么多弯弯绕绕。“

张承业道:“王爷积威深重,做臣下的自当恪守本分,这是好事。如老奴这般僭越,若放在朝堂上,早不知被清流口诛笔伐多少回了。再者,为君为王者口含宪,一语定生死。王爷也自当慎重。”

李克用斜乜了张承业一眼,道:“还是弯弯绕绕。”

张承业躬身一笑。

沉吟片刻,张承业又道:“王爷,若行苑刺客再来,恐怕比刚才这人要棘手得多。寻常侍卫再多,恐也难护得周全。眼下老奴的功夫也被对方得知,他们当有应对之策。王爷身边,是时候再添个高手了。”

李克用道:“让高金涵再到孟尝馆再调几名好手过来就是了——你这位河东万花筒,这次又要给本王变出个什么惊喜?“

张承业道:“晋王还记不记得我在长安城外收养过一个孩子?“

李克用奇道:“记得。好像比亚子一两岁。怎的,这孩子眼下可堪大用?“

张承业道:“老奴悉心调教了十几年,至于堪不堪大用,那得王爷见过了才算。“

李克用“嘿“了一声:”又来了,不爽利!“

亥时初刻,张承业的马车才驶出王府前的车马广场。因为宵禁,偌大的晋阳城除西坊仍热闹如白昼,其余街巷皆不见人影。马车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偶有巡街甲士遇到,看见车厢外悬挂着监军府描金白灯笼,也都知趣的退让在路旁。

张承业一脸疲惫,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看似松懈,实则默默地将刚过去的两个多时辰里与晋王的种种谋划在脑中重现再度推演,反复查究有误漏洞。毕竟接下来要应对的是窃据朝廷正统的朱皇帝,容不得半点马虎。

马蹄哒哒走得不急不缓,不多时便回到了监军府。张承业素来低调,不似其他军镇监军非要良田美宅。李克用哪里肯委屈了张承业,先是拨给他一栋据是李家远枝宗室住过的大宅,又迁离四邻,几番扩建。张承业一开始坚辞不受,只是随着事务冗杂,手下办事的人也多了起来,所需所费者也甚多,原来的宅子确实不敷使用,只得任由晋王安排,眼下就成了这条街上数一数二的大宅子。只是宅子占地虽广,门户却不起眼,既无镇门石兽,也无飞檐高阶,门若不是门首挂着一块“河东监军府“的匾额,真就与民间富商无异了。

张承业下了马车,吩咐一声“叫肖二郎到我书房来。“便匆匆走进大门。

不多时,一名身着淡青文士长衫的年轻人出现在张承业书房外,也不敲门,就那么大大咧咧推门而入。

张承业目光落在年轻饶长衫上,道:“二郎,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被称作“二郎“的年轻人一本正经道:”回阿翁的话,二郎打算弃武从文了。昨儿在酒楼遇到刺史府的文学从事柳大人,给他看了我的几篇旧作,是文理兼优,气脉悠长,更难得的是???“

张承业打断道:“人话。“

二郎顿时换了副苦巴巴的嘴脸:“阿翁半夜唤我,肯定又没好事,我穿文士衣衫,是想提醒阿翁,这回派我去个不用打打杀杀的地方。“

张承业道:“这回我给你在王府谋了个差事。“

二郎松了口气:“还好,不是什么游历江湖、军营历练就好。“

张承业定定地望着二郎,二郎有些发毛,低头打量了自己一下:“阿翁,这件衣服有什么不妥吗?“

张承业道:“只怕以后你很难有机会弃武从文了。“

二郎疑惑地看着张承业。

张承业接着道:“今日接到洛阳谍子房密保,朱温已经逼宫篡位。你可以理解为,今日,大唐亡了。“

二郎脸色顿时变得极其难看。

张承业又道:“朱温一直视晋王为眼中钉,此番谋逆,定会加紧对我河东的渗透。就在刚才,王爷刚刚亲手打杀一名刺客。“接着,简单描述了刺客的武功路数和来历。

二郎道:“这么来,阿翁为我谋的差事,是进王府保护上品上境的王爷?“

张承业点点头。

二郎轻轻叹了口气:“就是不知道真来了刺客,要谁保护谁。况且王府上的孟尝馆,还养着那么多江湖前辈。”

张承业道:“你于武学一途极有赋,武道十六品,你年纪轻轻就摸到了上三品的门槛,而且在江湖、在兵营都厮杀过,在谍子房也历练过。虽现在的境界只是中品巅峰,但对上寻常初入上品的高手也有一战之力。而且???“

张承业目光灼灼地盯着二郎:“我知道其实早在两年前你就可以破境的。”

二郎赧颜一笑:“就知道瞒不过阿翁。”

张承业不以为意地道:“两年前你到大梁游历,回来时被宣武镇缉捕司盯上,一人对上二十多名中品高手,转战数百里,杀尽缉捕使得脱。虽然身受重伤,可武道体悟大有进境,本该借势破境,但你直到伤势养好都没那么做,我就知道你应该是心境出了波动,是不愿,而非不能。”

“你在大梁太白楼结识了王镕,他虽然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但相谈甚欢,结成了忘年的酒友。这些,你回来之后都禀报过。只是你没,你心境的波动也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你回来后半真半假地要弃武从文,虽也学人家做了几首诗,可所读的书大多是黄老之作,我便知道跟脚了。”

“王镕虽然也是世袭的藩帅出身,才智过人,但对治国治军毫无兴趣,平日只以黄老之自娱,诗才也是不错。当年之所以先附晋王,后降朱温,也不过是厌倦纷争,想寻个安生窝子。”

二郎道:“正是。本来初遇王镕时,我想到他当年降而复叛的行径,就想着即便不能在梁王眼皮子底下杀了他,至少也偷偷教训他一顿。哪知一顿酒喝下来,我倒是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