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败兵只要回到苏联境内,下场可想而知。
大致了解了情况以后,阿廖沙要整队给他做个介绍。蒲素摆摆手不必了,他不想太引人注意。
随后阿廖沙带他去看了囤放武器的弹药库。
弹药库建在大宅的地下,原先是黑帮首领建的地牢和存放细软的地方。
顺着铁制扶梯下到地下、随着阿廖沙打开电灯,蒲素顿时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幕镇住了。
成排美制m1921“汤姆森”冲锋枪躺在枪架上,这还只是数量最少的轻武器。
整个地下室以成箱摆放的伯格曼mp34型冲锋枪数量最大,起码有两百来支。还有不少mp18和28这两种被中国军人称为“花机关”的冲锋枪。
此外蒲素路上带来的m24手榴弹这边也有几箱。蒲素居然还看到了美制mk2型手雷,这让他喜出望外、
这款手雷体积比m24手榴弹了许多,但是重量却相同,两个居然都是595克。这还是m24有一根对杀伤毫无卵用的手柄的情况下。
仅仅这样区别就很明显了。
m24的杀伤力只有2-3米,而美制手雷这种破片弹半径起码能达到6米,而且实战中破片可能飞的更远。
在莫斯科训练的时候,蒲素记得一个离弹着点十几米的学员还被弹片山。
只是在投掷距离方面m24精准投个40米没啥问题。而美制mk2,就算像他这样接受过严格训练的战士也最多投到30米左右。
所以军人们一般都把mk2这类破片卵型手雷当做防御手雷。而m24因为投掷距离,进攻阵地时就很实用。
以蒲素来其实这一路上最适合他携带的就是mk2手雷,体积杀伤力大。只是边区根本就没有,他也只能拿了两枚m24带着上路。
再多那个藤条箱也没地方放,光是那长长的木柄就很占地方。
上海不是真正的战场,以携带隐蔽性来mk2手雷显然更符合他的要求。
另外蒲素还看到十来挺捷克式zb-26轻机枪。全部油封完好显然都一次没有用过,阿廖沙这边枪械保养做的非常不错。
当他看到六挺装着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的德国mg34型重机枪时,对角落里那两挺成色不佳的马克沁重机枪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
走到最里面时阿廖沙才掀开油布,给蒲素看了这个地下军火库真正的杀器:。
这个型号的迫击炮最大射程达到2400米左右,最大散布直径可达65米。虽然当时的造价仅81英镑,,问题是花钱也很难买到啊。
这个型号的迫击炮也有六具。
以这个军火库的储备来看足够装备一个加强营。而且是以德军或者美军为标准。
别红军了,就连国民政府的中央军也达不到这里的火力配置。国军精锐74军58师在38年也不过是6门大清光绪年间的75mm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