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实际上,自从子仲出任孟津镇守者之后,他就与叔侄系保持了距离。
这种距离,首先表现在地理距离。
子仲在孟津,比干和箕子在羑里。
相隔千万里。
其次,就是关系距离。
去到孟津之后,子仲就没有再与比干和箕子产生交集,他把子启也带到了孟津,这就顺手也拉开了子启与两位王叔的距离。
虽然没有明确指明,但所有人都知道,子仲已经不是叔侄系的人了。
子仲,在孟津的子仲,殷商的子仲。
他是殷商二哥,殷商二爷!
但是,箕子还是认为子仲是他们这一边的。
这样,在箕子看来,他们叔侄系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还有子仲这个殷商二爷。
可惜,最先死的,也是殷商二爷。
子仲,是累死的。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殷商。
他永远,是殷商的王子。
这让箕子想到,子仲才是走出了一条叔侄系正确的道路。
比干,是走火入魔了。
这么多年,但凡是放下仇恨,放下纷争,他们未尝不能为殷商做一些事情。
起码,可以不当商奸吧。
可是,比干,还是执着于他的野心。
甚至在叔侄系所有人都准备放弃叔侄系的理想时,比干还在坚持。
这令人佩服,也令人悲哀。
真的不该坚持,真的不该坚持。
坚持的结果,就是比干成为了最大的商奸。
他们亲手毁了他们的国家。
箕子想到,如果比干早一点死,或许叔侄系不会走到现在这地步。
但这也只是想一想罢了。
子仲,死了。
比干,死了。
叔侄系里,只剩下箕子和子启。
箕子只比比干小一岁。
比干63岁被处死。
箕子今年62岁。
他只比自己的王兄小一岁,但才能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面对比干的才能,箕子拍马不及。
现在,他想改变比干走出的歧路,能成功吗?他不知道。
子启,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帝辛仅仅处决了比干。
等待子启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箕子越来越看不透帝辛。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看清过。
他始终认为,帝辛是一位将才,可以当殷商的大将军,但却不能坐殷商的王座。
可是,帝辛坐了殷商的王座,并且还异常出色!
难道,帝辛真的是文武双全?
三十年的时间,足够证明一些东西。
三十年间,殷商发生了许多变革。
殷商的影响力,空前强大。
殷商的版图,也逼近了巅峰。
这都发生在帝辛的时代。
帝辛,文武双全?
这不是一个问题。
只不过,箕子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罢了。
箕子凝望着比干待过的牢房。
那里已经空空如也。
他还是受比干毒害太深。
比干的领导才能,是顶尖的。
他深得先王的真传。
所有人都知道,比干是帝乙的得意门生。
甚至于,比干更像是帝乙的儿子。
比干对帝乙是非常崇拜的。
他是帝乙的兄弟,非常年轻的兄弟。
他对帝乙的崇拜,就像儿子对父亲的崇拜。
事实上,帝乙可以称为比干的养父。
很多时候,是帝乙带着比干往前走。
他们的关系一向很铁。
可惜,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他们对彼此非常了解。
他们是知己。
帝乙曾说,他希望有比干这样优秀的儿子。
帝乙甚至说,如果他的儿子里面没有成才成器的,殷商的未来就要托付给比干。
他们的依赖关系是那么强。
然而,比干最终是送了帝乙最后一程。
箕子有些伤感。
对面的牢房里,比干曾经哭泣。
虽然比干没有说为何哭泣,但箕子猜到了,是因为先王。
比干有愧于先王。
那是春天的一个日子,他们在牢房里默默吃饭……
伙食不算太差。
毕竟是殷商最高规格的监狱,世界领先!
差不了。
然,比干和箕子却感觉味同嚼蜡。
他们的心情,不好。
生活,也是不愉快的。
子启,出去了。
他们,还在里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想到子启可以在外面自由自在,比干和箕子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被关进了监狱,才知道自由是多么幸福。
如果没有发动那场政变该多好?
箕子常常这样想。
但他不敢说出来。
即使在监狱里,比干也还在给他灌输推翻帝辛的理念。
现在想想,比干早就不正常了。
他所执着的东西,不过是叔侄之间的不愉快而已,甚至连仇恨都算不上。
真要说仇恨的话,就是那次政变。
但帝辛最终没有下杀手。
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点。
箕子始终认为,帝辛保持了克制。
可惜,比干还是不思感恩。
比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箕子代入了比干的身份,复盘当年的事件。他希望找到,找到比干内心的矛盾。
箕子想要从比干的视角,看到先王的逝去。
事情就从殷历524年开始——
殷历524年的冬天。
他给子启定下了一条计策。
苦肉计。
或者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