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殷商三十年 > 殷商三十年最新目录

第266章 殷末三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因为,他交手过!

他交手过,从没赢过!

“那个飞廉,太凶了,太凶了!”姬发心有余悸,“我和国父多次败在他手,一定不能放过他!”

“大王勿忧。我已经派兵在其返回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他逃不掉的。”姜尚自信地道。

“有尚父安排,我就放心了。”

“大王,殷商的那些大臣,怎么处置?”

“能杀就杀。”

“我们刚刚夺下朝歌,大开杀戒,恐怕不妥。”

“但我实在对商人没有好福但凡是殷商的大臣,都是与岐周作对的,留之无用。”

“大王,不如我们先劝降,再杀!”

“尚父的意思是……”

姬发略一思忖,恍然大悟:“至少,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权利!”

姜尚点零头:“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权利,不要我们在处死他们之前没有给过机会。”

“哈哈哈哈!妙啊!就这么办!”

于是,姜尚就派人去通知殷商的旧臣投降。

实际上,必杀名单,早就确定了,比如费忠,是必杀的。

在姬发到处放肆的时候,姜尚回到了昔日在朝歌落脚的地方。

这样,他就不必去劝阻姬发了。

身为忠良,是一定要规正君主的胡作非为的,但如果忠良不在场的话,就没有这个责任了。

姜尚看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那条街。

那条街已经大变样。

昔日的胡同,变成繁华的商业街,已经难觅昔日的气息。

不过,老梁头还住在那条街上。

老梁头已经走不动了。

而姜尚却还是脚步稳健。

“执政官大人来了。”

“老梁头,你比以前差太多了。”

“我没有执政官的赋,所以老得很快。看起来,执政官,还像是当年的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三十年了。”

“三十年了。”

老梁头一边,一边指挥自己的儿子去搬什么东西。

一张青铜茶几。

这是当年姜尚离开朝歌的时候,送给老梁头的。

当年离开的时候,姜尚才44岁,如今,姜尚已经74岁。

可是,这张青铜茶几,还和当年一样。

“哎呀!这张茶几,你还留着呢?”姜尚感到不可思议。

这并非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

当年的他,穷得也置办不起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执政官的东西。我一直保留着。我知道,执政官前途无量,果然!”

“哈哈,这一,比预想中的要晚。”

姜尚曾,在朝歌,能够称得上是他的朋友的人,也就老梁头了。

他是真的这样想。

现在,他和老梁头推杯换盏。

但老梁头却喝不了了。

当年,是姜尚没有酒量。

如今,是老梁头没有酒量。

老梁头只能让自己的儿子代喝。

“喝不了了,喝不了了。我比不得执政官,身体老了。”

“当年你送了我一杯离别酒,现在我送你一车佳酿!”

姜尚一挥手,院中的一马车高端酒水酒被士兵搬了进来。

“现在,朝歌这个地方,我有话语权了。你想要哪座酒楼,我都能满足你。”

老梁头的儿子两眼放光,但立即就暗淡下去。

“我就知道,执政官是个重情义的人。”

老梁头很开心地笑了。

但他笑着笑着就哭了。

姜尚:“……”

“吕尚,你为何要带兵攻进朝歌啊?这里也是你奋斗过的地方呀。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为何要灭了咱们的国家?吕散吕尚,你真的对咱们的祖国没有一点感情吗?你出生在哪里?你生长在哪里?你在岐周发迹了,就忘了你的国家吗?”

老梁头痛哭流涕,语无伦次。

姜尚沉默。

“执政官息怒。家父最近患上了间歇性老年痴呆,突然就胡言乱语。”

老梁头的儿子赶紧道,并且拽了拽老梁头的胳膊,“爸!”

姜尚能够看到老梁头儿子脸上的恐惧,以及其他饶恐惧。

他叹息一声,起身离去。

他知道,他不能再来这里了。

“吕散吕尚,你忘了大商吗?你忘了生你养你的大商吗?”老梁头还在涕泪交加。

姜尚听到身后的声音,心里一痛,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他是岐周的执政官!

他是一个岐周人!

殷商,与他无关!

第二,有士兵来报告,老梁头死了。

老梁头的儿子,老人家多年前就身体衰弱得厉害,能够活道现在,简直不可思议。

“据其儿子讲,老人家常常,他的朋友在岐周当了大官!而且有青春永驻之术。他的朋友可以青春不老,那他也可以!是执政官支撑着老人家活着得信念。”

听到士兵的汇报,姜尚面无表情。

“所以,我来了,他就死了。”

“……”

“他的朋友,是吕桑而我,是姜尚!”

“……”

“吕尚,已经死了。现在,只有姜尚!”

姜尚没有去参加老梁头的葬礼。

不过,他还是向手下打招呼,善待老梁头的后人。

毕竟,他在朝歌,也就只有这一个朋友了。

三十年前,他默默地离开了朝歌。

三十年后,他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了。

可是,他却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士兵们正在搬着什么东西。

“那是什么?”

“执政官,是老梁头的儿子送来了,是最珍贵的礼物,而且是老人家的遗愿。”

是那张青铜茶几!

姜尚闭上了眼。

老梁头啊老梁头。

这是要绝交啊。

“执政官,放哪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