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殷商三十年 > 殷商三十年最新目录

第272章 子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军征战,再清楚不过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员大将,是全军士气所在,军心所在!

形势危急!

他不得不对商族血亲刀兵相向!

帝辛握紧长矛,直面宿敌!

他亲自披甲执锐!

然,敌众不可破!

即使他亲自上阵,也无法重新鼓起士气。

他的侍卫甚至发生了动摇!纷纷后退!

突然,一个黑衣少年挺身而出,手执长戈,大声喝道:“尔等皆为天子护卫,敢不用命?”

这话吼得那些后退的侍卫脸红。

少年继续喊道:“少将营的兄弟,随我冲锋!扞卫天子!夺取荣耀!”

几十个身材稚嫩的少年齐齐跑出,虽然脸上惧意明显,但依然军威浩荡!

此刻,那少年俨然一军之将!

他的身影迅速高大起来。

那少年不是说说而已。

列阵一出,旋即冲向叛军。

他虽然只有八岁,但已经能与普通士兵对抗,其他少年几乎一触即溃,唯独他威风凛凛,笑傲八面。

帝辛微微一愣。这少年,竟如此勇武!

旋即,他热血上涌,猛虎一般扑出,杀向那群凶神恶煞。

其他侍卫见到少年军团的血战、天子的无畏,各个群情激奋,浑身斗志地返身战斗。

政变,终究以失败告终。

帝辛,度过了他登上王座以来的第一次大劫。

他没有渡劫的兴奋,而是紧紧抱着奄奄一息的黑衣少年,嘶吼着:“御医何在?”

飞廉击溃敌人,跑了过来,看到帝辛怀里的少年,瞬间跪了下去:“恶来,一定要挺住啊!”

帝辛这才记起,这个少年是飞廉的儿子,他还摸过这个少年的头,说他未来是一名大将军。

“大王,反贼......”恶来的左臂血流如注,语气有些虚弱。

“你很勇敢。反贼已经被打败了。”

他用力捏住恶来左肘下的血口,阻止鲜血奔流。恶来的鲜血浸透了他的金甲。

帝辛始终抱着恶来,飞廉跪在一旁,几名御医忙碌地给恶来清创包扎。

他就这样坐在王殿之外,黑发散乱,金甲染血,四周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兵器。

这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攫住了他。

一个声音在脑海回荡:这就是王座的代价!

他不愿起身,仿佛他一起身,怀里的少年就会魄散。

“飞廉,处理好了?”

“大王,处理好了。叛乱分子全部格杀!”

帝辛一惊。

他知道东门参与政变的军队不下两千。飞廉驻守东门,仅仅是个裨将,手下仅有六百士兵,如何全部格杀?

“大王勿忧,南门的叛军也被我尽数屠了。”

帝辛吃惊地看着飞廉,看着这个24岁的年轻人。此人竟如此凶猛!

他想不到,自己的命运竟然与这对父子紧密联系了起来。

“扞卫天子!夺取荣耀!”

这是受伤的少年说过的话吗?

一个八岁的孩子,也懂得忠诚为何物吗?

帝辛仰天。

刚刚的少年将军,真乃大商军魂啊!

子庚最喜欢的故事,就是飞廉恶来在那场政变里勤王。

那一年,飞廉24岁,恶来8岁。

他们在帝辛的时代正式登场。

那一战,飞廉勇不可挡!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龙雀张开了遮天蔽日的黑翼,冲天而起,再不落下。

那一战,恶来还是少年。

但他已经知道忠诚为何物!

他清楚地知道,他是殷商的人。

那些跟随恶来一起冲锋的少年,他们不害怕吗?

或许吧,但他们一定感到幸福!

每个人,在自己的国家面前露脸的机会并不多。

即使只有一次,也心满意足。

幸福是什么?就这么简单。

三十年后的今天,恶来依然不忘初心!

他仍是那个少年!

看着恶来远去的身影,子庚期待着这位殷商第一天将凯旋。

然而,恶来没有回来。

这一别,竟是永别!

子庚很伤心。

恶来殉国到现在,已经3年了。

子庚还是很伤心。

他的武功,多受恶来指点。

恶来就像一个大哥哥,保护他和帝辛的其他孩子。

子庚记得,他常常骑在恶来的肩膀上,眺望远方。

那时候,他惊异于恶来竟然会那么高。

仿佛坐在了恶来的肩膀上,就登上了高山之巅。

他们曾在梨花村度假。

那时候,他的父亲、母亲,飞廉、恶来、季胜,还有虞典、阿虎、二伯……

他们在淇河上划船、在岸上奔跑。

他们曾登上朝歌山,俯瞰朝歌的夜市繁华。

那时候,天下是殷商的天下。

“天子,是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与天道对弈,为苍生谋幸福。”

子庚猛然想到了他的二伯、殷商二爷的话。

他的二伯,差点就成了反贼,但最终成为了殷商二爷!

二爷镇守孟津,生前没有让外敌突破大商的国境!

他是在用生命扞卫殷商的领土完整!

“为将者,当勇往直前,奋不顾身!”

“为王者,当静居幕后,对弈天下!”

“你将是一个王者,一个执掌天下的人。”

恶来的话语,与二爷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子庚有些羡慕他的父亲帝辛。

他的父亲,拥有这么多忠诚的大将!

现在,他在朝歌孤立无援。

殷商的诸侯,转眼间就成了大周的诸侯。

天下,就这样变了。

他是殷商的未来,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姬发分封天下,诸侯有增无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