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云乱——乱世桃花逆水流 > 风云乱——乱世桃花逆水流最新目录

第432章 龙门:蠹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薛琀仰着头撑在地上,玩味着李世默脸上堪称精彩绝伦的表情。

被凝视的人却显得出离镇静,他微微前倾,声音随着呼吸而起伏。

“此言,当真?”

“当然是真的,”薛琀嗤笑,“人生在世,又有谁的手是完全干净的呢?

复而又起身坐直。

“算了,不难为殿下了,从头说起吧。

“事实上,自从鸿运柜坊开到灵州,薛将军就已经派人暗查过,他早就知道鸿运柜坊背后是陈家,自然不会白白上当。至于那些用作证据亲笔信,就是假的。”

那薛将军……贪渎的饷银呢?

仿佛读懂了李世默的疑惑一般,薛琀冷声。

“发了。”

他以指尖为笔,在地上画了个圈,又在西北角,轻点。干草窸窣作响,如无处不在的蠹虫。

“殿下不会不知道吧,灵州朔方军存在的意义,就是保住大唐的西北大门。而灵州一地,遍地荒芜,气候一年比一年差,军饷全靠朝廷转运。想要依靠自给自足,满足十数万兵员的开支,根本无法做到。”

他看着长安城中的王公贵子,扬声反问。

“殿下有想过吗?整个西北防线,风沙连天,河水稀少,光保证整个西北防线十数万大军的水源,殿下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打井?转运?寻找河流水源?把殿下能想到的所有方法都用上,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事实上呢?而自安和元年那件事,大唐防线内缩至灵州至萧关一带。朝中以陈太后、神策军为首的势力,一直想办法削弱西北军。年年克扣军饷,而为了保证西北朔方军的正常运转,虚报兵员,冒领军饷和粮草,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陈太后,只怕是因为当年凉王爷被软禁在长安,唯恐西北军借此作乱而反复打压。

至于神策军,西北朔方军与中央神策军之争,早就争了数百年。三年前的薛将军,更是坚定地反对内侍亲掌神策军的主力。

李世默回想,这些事,若昭都对他说起过。

薛家,是被朝堂生生撕碎的。

戳完地板,薛琀又仰头笑看李世默,

“殿下别跟我谈什么法令大义,没有去过边疆,少在这儿指手画脚。如果不虚报兵员,根本保证不了整个西北防线十数万大军的生存。殿下在长安城里安享荣华,让那些在边境弟兄们,吃沙子么?”

是,李世默确实不了解。每当他凝视这个案子之时,总觉所见皆是皮毛。再一稍稍涉水,暗流涌动足以把他撕碎。

因为不了解,所以他现在必须了解。而每一次了解,都会赋予了解本身这个过程更深刻的意义。

他默然,再开口时,眸间映着幽室里跳跃不息的灯火。

“当年刑部尚书杨老大人,也应该知道你们这些事吧?他当初是怎么判的?”

“他?”薛琀又觑了一眼,“当年,刑部的杨老骨头火眼金睛,他既发现谎报兵员,又觉得鸿运柜坊那点证据漏洞确实比较大,所以发现了不太对劲。但问题在于,这些年冒领的军饷,要么发给了当兵的,要么花掉了修水渠防御工事。杨老骨头就算是追查也追不回来了。”

他一手把玩着手里的干草,低头啧啧声不止。

“后来,杨老骨头亲自前往天牢见过薛将军,估计薛将军当场对他和盘托出。虚报兵员是真,杨老骨头肯定得罚。但无奈的是钱追不回来了,就按着鸿运柜坊给的证据判吧。哦,这些都是我猜的,总之结果就是,天牢谈话结束之后,我就被抓起来了。”

“薛将军拉你顶罪?”

“也……不算?”玩腻了干草,薛琀又冲着李世默好为人师地笑笑,“年纪轻轻的,别总喜欢一句话下判断。

“严格来说,军饷和粮草的交接,以及多出饷银的转运、支出,确实是我负责,如果一定要追究责任,算我的也没错。”

终于连盘腿坐也觉得累了,他把腿伸直捶了捶。

“所谓贪渎案的真相就是这样,”薛琀好整以暇看着李世默,笑得粲然,“殿下还想着替薛家洗雪么?”

“要查。”

跪坐在那一头的李世默答得斩钉截铁。

他以为自己得知真相的时候会意外,却在薛琀屡屡挑衅之时,实在无感。一时虽有惊涛拍岸,水面却终归平静无波。

因为知道自己的目的和方向,所以,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波折而动摇。即使这里是地下,即使面前的人,亦并非善类。

他好像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她能始终保持冷静与从容。

“除了贪渎案,还有薛将军谋逆案。”

李世默正正地看着他。

“那我是否可以说,正因为这些年你替薛将军暗中处理饷银,所以手中才有薛将军的印信——

“那些所谓暗通西突的信件,都是你拿着他的印信伪造的。”

“消息挺灵通。”

薛琀也不想藏着掖着,他扬声,一字一句。

“谋逆案确实是假的。我和冯征的证据,都是假的。”

“为什么?薛将军那么信任你,连印信都交给了你,你就是这样回报他?”

“萧家文臣薛家将。”

薛琀慢慢咂摸这句话,忽地又绽出一个极尽嘲弄的笑。

“殿下你听过这首童谣吧,薛家人能征善战,非上战场不足以称之为薛家男儿。我从小就跟着他了,本以为能混个军功,结果,殿下你知道吗?”

他满脸写着不可思议,“他居然说我不适合。就适合替他打打杂,数数钱。我这半辈子都耗在西北,却跟着大唐军功最显赫的将领,刀都没有摸过。”

就像不甘心一般,他又补充道:“冯征也是,跟了他这么多年,依旧还是个萧关守将。”

怀才不遇。这是个心生怨怼的好理由。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

李世默看着眼前的人,因为背光,就连脸上的悲愤,也是影影绰绰看不清的。

若昭说过,能从那场血案里逃出来的人,必定不好打交道。要小心,不能上当。

某些蛛丝般的想法连缀成线,墙角烛光突然一闪,照得满屋灯火煌煌,蠹虫无处可匿。

李世默也笑,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