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它们能够逐渐恢复到曾经的巅峰水平。
伴随着那道光而逝去的东西太多太多——超高的性能需要高超的技术与理念给予内在的支持,需要有利的氛围和完整的体系作为外在的支持,而它们全部被焚毁。剩下的造物虽然同样也是技术的结晶,但是它们已经失去了完善的体系的支援保障,也失去了自身理想运行的环境基础。
漫漫岁月中,无数帝国的研究人员、设计人员与复杂环境攻坚人员在无数遗留下来的造物中锲而不舍。他们一次又一次进行着尝试,尝试重启那些,尝试重新启动那些被封锁的舱室,尝试重新启动那些已经失去生命活性的晶格和管网,尝试重新恢复那些掺杂着畸变和扭曲的“黑舱室”,尝试重新让强大的超凡资讯按照复原出的古代史料中记载的方式流动,尝试重新让护盾所能阻隔的信息流变得像以前一样宽广,尝试让……让一切的一切,能够在智慧、逻辑与理智的支配下,再度接近甚至达到曾经的高度。
每一个计划,每一次尝试都会留下记录。许多年来,层层叠叠的记录堆砌在无数大库之中。它们便是帝国企图弥补过去的漏洞的最直接证明。一个部件的形制,一个参数的稳定与否……每一项需要的不仅仅是复原,还需要让它们能够符合当前的需求。
这些任务仍未结束,这些项目仍在进行。无数正在使用与已经停止使用的编号的调用记录默默记载着这一切。
而技术与理念……啊,它们很熟悉,又很陌生。
最古老的那部分……似乎正在被逐渐复原。而复原之后得到的资料也曾经多次被纳入对比与讨论的焦点之中。
对于晶能,对于奥术,对于世界,对于秩序,对于概念和法则,对于无尽虚空……不同时期的理解完全不同,即使是那些理论与知识最初的编写者,面对这些在过去由自己所写下的理论和知识时……也不会感到多么的熟悉吧。
最早的时候,对于世界之外的部分的理解……那些知识的来源已经无从查询,即使是虚空巡天雷达阵列也无法复原出那些已经残损的细枝末节。它们或许来自于Σ的馈赠,也可能来自于虚空中的某些其他文明有意或者无意的举动。它们既重要又不重要,而它们可能永远也难以得到确切的结果,但是它们本身……却还有足够的价值。
第一稳定态,第二稳定态,第零稳定态,孕育着多元宇宙但其自身却又无法被确切认为存在的无尽汪洋……这是最初的推测图景。
但是这样的模型并没有存在太长的时间,它很快就被推翻,或者说被更改完善到了足以推翻自我的程度。
稳定态之间并非完全割裂,在稳定态之间,有着无以数计的亚稳定态阶层。它们形成了寻常与普通向超凡领域过渡的阶梯。而在超凡与虚空之间,或许也存在着无数这样的“亚层”。帝国过去使用的九阶分法,以及Σ文明的“九天”的存在都能说明这一点。由于帝国基础力量的衰弱,帝国可能触及的边界无法达到曾经已经发现的最高层次。无数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积攒着力量,期待着未来的爆发能够突破已有的极限。只是……那些极限是否真正的、切实的存在?
Σ的“第一天”和“第九天”是开放的,它们似乎并没有限制过自己所能涵盖的范围。并且,有些细节值得注意——“第一天”所能释放出的扰动现在看来极其强大,但是那第一层“天空”所蕴含的存在属性却异常低下,甚至那一层天空在帝国的认知中已经可以被认为是无限的接近于不存在。既不存在,又怎么可能与现实发生强度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的互动?巨大的信息量是造成强大扰动的必要条件之一,甚至虚资讯也同样不会例外。那么,如果“第一天”蕴含的信息量不全在存在属性里,那又会在哪里?还是说……存在属性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可以被扭曲篡改,甚至是可以……按照需求来进行额外的设置?
而对于那些超凡力量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已有的案例,加上长期以来观测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在无数次修订与改变执行理论的同时,一些古老的、偶然的现象也开始被重新审视。
帝国刚刚成立不久,天区这一概念便已经出现。而那时……管理天区的最高统治者是帝国的第二级权限个体,而那时能够持有第二级权限的个体……要么是从古老的家园中直接撤出的高层管理者,要么,便是“晋升者”之中最优秀的个体,或者是这一“晋升力量”的创造者。
相比于普通人而言,“晋升者”拥有相对特殊的超凡力量,例如艾思凯特,他对于晶能的控制与利用方式与那时寻常的帝国生命不一样,而检测表明,他所持有的晶能的“频率”也与寻常的利用型晶能不同。而作为这一类频率特别的晶能的发现者与最早的使用者、对此频率晶能理解最深的人,艾思凯特便成为了天区的管理者。早期的帝国内,有数个天区如此。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样的特殊超凡力量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样被利用的?它们与寻常的基础超凡力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当它们与其他事物互动时,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历次的考察回顾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表明:最早的时候,帝国生命的“祖辈”们还并没有清晰的意识到这些超凡力量与寻常的物理力量究竟差在何处。这使得他们仍然在尝试以物理手段操控晶能,以基于物理层面衍生出的思想和理念使用晶能。尽管有数学率核心这样的、可以被认为是跨越了时代限制的超级造物出现,但是在本质上,那时的文明还没有在这方面步入新的领域。也正是因此,那时的晋升者量产只能依赖“培养”,而无法进行直接的制造。随之衍生的问题,还有对于特种频率的开发只能依赖“突变”而无法通过技术合成……
当然,这并非全部都是否认,“突变”的产生所牵扯的因素也并不简单。实际上,突变未尝不是一类良好的、发现新频率的途径,而根据涌现仪式的验证也可以确定,在此层面出现的突变很难通过直接的穷举来实现。突变出现时,这一孤例本身或许并不会带着毁天灭地的威能或者玄奥复杂的光影现身,但是实现这些目标可能涉及到的因素,直到今天帝国也没能全部探明。
而随着认识的加深,帝国理论的前沿开始越发认识到“信息大一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存在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所有领域之间的“藩篱”。所有的藩篱全部撤去之后,一切的一切实际上只是大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