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五代兴唐 > 五代兴唐最新目录

十七、皇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踏纺车由于传播不广,并没有推广开来。前世是到了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纺织技术才又有了一些进步,出现了有几十枚纱锭的水力纺纱机。

李岌只不过是将这个过程,提前了百十余年而已。

他只是稍微点拨了一下,工匠们只用了三时间,就制作出了一台16锭的纺纱机,只不过和石磨一样,需要用驴子来拉动……

当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用水轮来驱动这台纺机进行工作。

纺纱机研制成功后,对于织布机的改造实际上更为简单。所谓的“飞梭”和打梭板早就被发明了出来,唯一的改进是由于动力强劲后,可以增加布幅的宽度。在看过织布机之后,李继岌发现对织布机的改进余地并不大。

由于准备采用机械纺纱、织布,所以对于原来的要求比原来要高,处理原来,去除杂质,并整理品质的梳棉和梳毛等设备也是必不可少。

这些设备只能是在以后的实践中再慢慢进行改进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