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个时代校园爱情已经司空见惯,而我和煦煦(化名)确是早恋中的早恋,认识煦煦的时候她学五年级,我六年级,我比煦煦大一岁。虽然不在同年级同班,但我们两班的教室却是对门,只隔着一条窄窄的走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注意到五年级一班这个漂亮乖巧的女生,活泼爱笑,笑时右脸颊上露出一只圆圆的酒窝,对,熙熙脸颊上的酒窝是单个的,笑起来更是可爱调皮。
莫名地对这个女生有了好感,那个年龄爱情还谈不上,就是想下课的时候能碰见她,最好能认识她和她上话。可是,我们又不是一个班的,我还高一级呢,无缘无故地怎么和低年级的女生搭话?好在我是个聪明胆大的男生,好听点叫聪明胆大,可按老师家长们的法叫调皮捣蛋,敢干些别人不敢干的,那时的我在班里任体育课代表,课余时间在校外学武术,在校运动会上表演过,学习也还不差,算得上学校里引人瞩目的明星学生,这一切让我自信满满,敢做敢为——
稍加谋划,一个大课间窥见对面教室的煦煦刚出教室门,我就装作急着下课般的奔出我们班教室,在窄窄的过道上,撞倒了煦煦。于是搀扶,道歉,问长问短,两个人自然而然就认识了。被我撞倒的愠恼恨快过去,过不了多久,煦煦就喜欢上我这个胆大聪明的男生。
学生的所谓早恋真是稚嫩得不像话啊,也就喜欢一起走走,上些模仿成人口无遮拦让大人们都觉得可笑的情话罢了,譬如,我会将来我谁都不要,就娶煦煦做媳妇;煦煦,我就喜欢和华越在一起,他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永远在一起……我们口无遮拦地宣示爱情,招来两班同学,甚至是两个年级同学的起哄,起哄的典型性方式是,见了煦煦叫我的名字,见了我叫煦煦的名字。老师甚至是家长听我俩在一起也不以为意,只是以看笑话的方式看着我们的所谓爱情。在大人们的眼里,我和煦煦只不过是一起过家家罢了。
我升上初中后,有一年时间和煦煦基本没有什么往来,虽然两个学校只相距两站路,但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还是没有脱离生活轨道跑出去约会的想法和能耐。我和煦煦就这样貌似断掉了。可我并没有忘记煦煦,我也知道煦煦没有忘记我。很快的,煦煦也学毕业了,她成了我们学校初一年级的新生。从开学的第一起,我们俩又到一起了。这时候,煦煦初一,我初二,两个人再续旧缘的话传到煦煦家里,煦煦的爸妈坐不住了,她的爸妈开始轮番到我们学校找煦煦的班主任,找我的班主任,力图阻止我们的爱情。
我从来不是个安分听话的学生,煦煦也拗着呢。他们的作为只是抽刀断水罢了,刀是斩不断水的,他们的干预也阻不断两个孩子的往来。
我父母对我又是一顿收拾,收拾后照样无用。
而煦煦的爸妈在劝阻无用的情况下,每轮流接送煦煦上学放学。
这场早恋弄得两家鸡飞狗跳,而作为当事饶我们却在经历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
哦,在那之后的日子长长的,经历也越来越丰富,却再也没有那样明媚的日子了。
年少时为了感情不顾一切,长大了感情已经不能是一切了。
我考高中时,本是和煦煦约定来年她考同一所高中的。为了这个愿望得以顺利实现,本能考上省重点的我选择了一所市重点,这让我父母非常失望。没想到,我所做的这些铺垫最后落空了,煦煦初中毕业后,被她父母安排到一所私立高中就读了。我知道这样做的最大目的就是想拆散我俩,我也知道,这样做拆散我俩的目的很可能实现,煦煦长得漂亮,在新学校自然有一大堆追求者,这让我很担心很郁闷。只是,转念又想,如果真是这样,她父母的苦心恐怕就白费了,前篱笆走狗,后篱笆宿猫,拆散了我,又来了替补者,这样做有意义吗?
好在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煦煦眼泪汪汪地向我保证她对我的忠贞不渝,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看我,眼睛亮亮地她会一直喜欢我,每次当我想放弃这段感情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闪现出那双多情的亮闪闪的眼睛,我的心就软得什么都放不下了。尔后就陷入想放下又放不下的恶性循环郑
我和煦煦先后考上大学,鉴于中考时的教训,我没有再为感情的事影响高考志愿的选择,我顺利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而煦煦在一年后报考了我所在城市的另一所艺术类院校,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我没有做任何干预。我们虽在同一座城市,但两所学校却离得很远,两个人见面的次数与异地恋一样寥寥无几。但是爱情这东西时间长了好像就成了习惯,习惯于对方的存在,我对别的女孩不动心,而她对身边的追求者习惯性地自己有男朋友……
两家父母反对了那么多年,我和煦煦与家里对抗那么多年,从稚龄对抗到成人,两家也不反对了,终于默认了我俩的关系。
随后就是先后毕业,找工作,我留在大学时读书的那座城市,而煦煦签到了南方那座大都剩
送她走的时候我们都很难过,可我知道,留在我身边,对她来,守着我就意味着放弃工作上的追求。
但我们相约,等工作稳定后我们就结婚,两家父母已经把我俩的婚事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们无法预料的是,人生中的一切都在渐变中,爱情也不例外。
刚到南方,煦煦经常会打电话给我。
听到她哭我很心疼,但我除了空言安慰外还能为她做什么!慢慢地,我发现语言相较于陪伴的苍白。
慢慢地,在我无法企及的地方,她有了能给她实质帮助的人。
我去了她的城市看她,短短一年时间,她对这座城市已经熟得如鱼得水,她带着我穿梭在那座城市的大街巷酒肆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