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周蓝蓝是她学跟中学的同班同学,从长得清秀可人,学习成绩也向来优异。
她在学的时候跟周蓝蓝同桌过几次,算起来,读学三年级的时候是有过同桌的阶段,所以,她对于自己的座位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十的肯定,那就是周蓝蓝旁边的空位置。
她连忙问周蓝蓝:“周蓝蓝,我是坐在这里吧?”
周蓝蓝愣了愣,不解的看着她问:“那你想坐哪里?”
苏青桐干笑一声,借以掩饰她的尴尬:“我逗你玩的。”
周蓝蓝翻了一个白眼,冷冷问一句:“你还逗我玩?你的家庭作业做完了吗?”
苏青桐整个人都懵了,她居然忘记还有家庭作业这回事了。
周蓝蓝一见她这副表情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可奈何的扯了扯嘴角:“趁着老师还没有来赶紧做吧,等会就要收作业本了。”
苏青桐又问:“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
周蓝蓝彻底无语,将作业登记移过来,苏青桐一瞟彻底歇菜了,那么多作业怎么可能补得过来,不如就这样吧,大不了被老师点名批评,然后放学的时候留堂,反正今逃不过这么一个命运了。
如果,周蓝蓝好心把家庭作业给她抄袭的话,不定在班主任检查作业的时候能够做个七七八八,只是,周蓝蓝自然没有这么好心。
她从来不借作业给苏青桐抄,这是两人同桌几次的相处经验。
苏青桐跟周蓝蓝这个优秀生同桌的时间并不长,据是周蓝蓝家里的意思,不知道是因为苏青桐私生女的身份原因,还是因为苏青桐的学习成绩不好,总之后来班主任特意把她们分开了。
苏青桐认真的看着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居然觉得十分有意思。
活了几十年又做回一个学生,这其中的滋味真是感慨良多,居然懂得了‘温故而知新’的妙处。
她就暗暗的下定决心,既然有这个外挂,如果不好好学习,真的对不起重生一次了,这辈子,该为父母的脸上增光了。
第一的学生生活就在她的好奇与探索中度过,下午放学后,苏青桐不出所料的被留堂了,与她一起留堂的还有另外几个学习成绩差的,所以,成绩差的人都是些懒惰的人,今后她要做个勤快的好学生。
这次负责留堂的是数学老师,她布置了几道数学题目让他们几个人做,做对了就可以回家,没有做对就要一直留下来,直到作对为止。
苏青桐在前世的时候做了很久才做对,甚至有几道题一直没有作对,但这辈子她对这些题目的答案一目了然,只看了一眼课本就把数学题目跟语文题目都做完了,而且都做对了。
数学老师惊讶的看着她做得工工整整的作业本,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不但题目都做对了,就是字体都写得工整漂亮,这进步实在是太快了,快得有些难以置信。
“苏青桐,你都做对了,字也写得很漂亮,你告诉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苏青桐心里咯噔一跳,看着作业本上的算式,才明白她忘记藏拙了。
她如今的字体哪里像一个学生写的字,那是她写了几十年的一笔字体,曾经很多人过她的字写得漂亮,清秀却委婉,自成一体。
苏青桐只能干笑着:“突然间就觉得这样写漂亮。”
数学老师却如获至宝的将她的作业本给另外三个差生看:“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苏青桐做的作业,不但在这么短的时间把题目都做对了,连字都写得这么工整漂亮,你们都照着她的作业本给我炒十遍。”
苏青桐脑袋一懵,老师把她的作业给同学抄的话,那她现在是离开,还是等着同学抄完她的作业再走?
她声提醒老师:“周老师,那我还要留下来等他们抄完作业才走吗?”
数学老师:“你就在这里把今的家庭作业一起做完,老师正好可以辅导你,等你回家后不定被别的事情给耽误了时间,明又得留堂。”
苏青桐突然不出话来,周老师果然好打算,却又不得不有一定的道理。
她认命的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着留堂的同学抄完她作业,数学老师或许为了补偿她留在学校的时间,好心的亲自给她指导,并且给了她一本崭新的作业本,苏青桐自然是一气呵成的把作业做完,再次刷新了老师对她的认识。
苏青桐的语文数学都做完了,那些同学也抄得七七八八,周老师这才让苏青桐离开,她走出教室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自由了。
穿过教室外边的大操场,再穿过初中部跟老师宿舍之间的过廊,再经过放乒乓球台的操场,然后又经过一排老师宿舍,大片的藏,以及男女厕所之间学校的后门,就是初中生上体育课的篮球场了,也是苏青桐每上下课的必经之地。
篮球场南北走向,西边有一条路直通大队部,大队部如今改成了茶叶厂,专门生产红茶,据还出口海外,茶叶厂的大门外是一块空地,以前大队部还没有搬迁的时候就经常在这里放映电影,每到放电影的时候人山人海,是最热闹的时候。
茶叶厂大门的对面是打米场跟榨油厂以及屠宰场,也有几间屋子租了出去做别的生意,苏青桐外婆生产队的王家妹子就在这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因为理发店的门对着马路对面的卫生院,所以跟一个年轻的医生关系十分好。
年轻医生长得白净文雅,跟着他的父亲在卫生院学医,是附近众多女孩子暗恋的对象,所以王家妹子招来不少女子的羡慕嫉妒恨,那个时候,王家妹子就是风花雪月的代表,是流言蜚语的主角。
苏青桐回家却不需要经过大队部,她直接从操场的西北角穿过菜园子再经过一个大池塘就到了马路上,走十米上西边的田埂就能看到青家堂了。
如今路过的这个池塘水质清冽,波光渺渺,到春时垂柳依依,十分的漂亮,不像几十年后堆积了无数的垃圾,变成了一个臭气熏的沼泽地。
苏青桐路过的马路边第一家也是姓周,开了一个商铺,应该赚了不少钱,是生产队第一个建红砖楼房的人家,第二家还是姓周,是一个招了上门女婿的寡妇,再过去是打铁的郭家。
郭家旁边上田埂坡,就能看到青家堂了,青家堂住着三姓人家,第一户是黄庆和叔叔家,第二户就是苏青桐家,第三户还是姓周。
这一块姓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