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鱼丸配金汤 > 鱼丸配金汤最新目录

第六章 蚕花会上的肉包香喷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玉莞找了张草纸心把钱包了起来,心翼翼的放在贴身的衣兜里。看着背篓里还剩的兔毛和野鸡毛,和玉岚商量又去了趟皮具店。

“老板,你看看,这个兔毛我们很心的剥的,没有伤着,颜色还是纯白的呢,很适合做个拢套,做一点的手套也可以啊,那些富家姐肯定会喜欢的。还有这个野鸡毛,这是山里最漂亮的那只鸡的,做在帽子上戴出去简直就像个将军一样威风凛凛的……”

玉莞为了卖出兔毛和鸡毛,也是撒乖卖萌什么都使出来了,眼巴巴的看着皮具老板,她继承了李氏的颜色,长得乖巧,但由于营养不良,大眼睛挂在巴掌大的脸上,显得有点空洞。

“什么像个将军?我看看呢,嘿,你这丫头还懂得威风凛凛。”

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穿着富贵的胖子从门外走了进来,把鸡毛插在帽子上转了个圈,望向门外走进的年轻人道:

“银虎哥,我像不像玉将军那样威风凛凛?”

“哈哈,你子最崇拜的就是玉将军,人家那是翎毛,你这是唱大戏的鸡毛啊。”

年轻人——谭银虎长得虎背熊腰,发出瓮瓮的笑声。

“才不是唱大戏的呢,我觉得不错,丫头,老板不收我收了,给你一两银子如何?”

胖子身着绸缎短打,头发用个金冠束了一部分,有些短发还披在肩上,脖子上戴了个金锁圈,手上还带着两个金镯子,十足十的地主家的富儿子打扮,玉莞怎么看怎么像唱戏的猴儿。

“一两?”

玉莞盘算了下,这个时代一钱等于一百文,一两等于一千文,要知道村里好点的农户,一年也只能攒个十两左右。

“怎么,嫌少了啊?那五两吧,我娘就给了我这么多零花钱。”

胖子看玉莞愣在旁边,赶紧道。

“不不,够了够了,一两太多了。你要是真喜欢,就十文就好。”

玉岚也被一两银子惊到了,但还是反应过来,赶紧接上话,爹过,做人要将良心。

银虎正想话,听见玉岚的话在心里暗道,有趣。

胖子,诚,云溪郡首富程功的老来独生子,平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程功从玉将军那里讨了他来,就是让他保护诚的,顺便不让他上当受骗。一两银子对于程家不算什么,但是看这两个丫头的穿着并不富裕,不知道能不能抵御住诱惑。

玉莞从惊讶中醒来,接过玉岚的话。

“是啊,公子,我们只要十文就好,一两太多了。”

她虽然贪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坑孩。

这下该诚愣住了,还有人不要他的钱,娘一给他五两银子买零嘴,爹还嫌少呢。

“这样吧,我把这块兔毛也买了,给娘做个护手。不用找了,走吧,银虎哥,今买到这漂亮的毛,我要向表哥显摆显摆,快带着我飞。”

诚把一块碎银塞给了玉莞,就拉着银虎往门外走去,要他施展轻功带他飞。

“诶,公子,你等等……”

玉莞追出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两人踪影。

玉莞和玉岚向皮具老板打听了诚的消息,得知他常住云溪郡,商量着下次赶场再找他多余的银子。

玉岚来之前和李氏约定等待的地点是蚕花娘娘庙外面,于是玉莞回到菜市丑,仲礼用藤草席铺在一个背篓里,背着仲娃,让他时刻抓紧,玉岚背着和她差不多高的大背篓,提个背篓,玉莞背着另一个背篓就开始往蚕花会去了。

养蚕是西荣府除种地外最重要的农事活动,男人们种地,女人们养蚕抽丝织锦。

桑蚕元素在各地宗祠、庙宇随处可见。除了镂刻蚕纹的器物,民间还有很多神话传,还有固定的祭祀蚕虫、供奉蚕神的活动,有些郡上还有集中养蚕的村子。

蚕虽有春、夏、秋三季,但春蚕是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的一季,为了祈求蚕能少灾病、多出产,西荣府各地都会围绕蚕举行各种盛大的祭祀庆祝活动。

《乘异集》中记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事。”这位马头娘就是蚕神,又叫马明菩萨、蚕花娘娘,她的传在《搜神记》、《太平广记》等书中均有记载。

而西荣府的百姓除了祭祀蚕花娘娘外,还祭自己的“蚕神”。西荣府处于原古蜀国的范围,相传,古蜀国的开国先贤名桨蚕丛”,他教化百姓养蚕植桑,抽丝织锦,让古蜀人进入文明社会,被古蜀人尊为“蚕神”。

陆游诗云“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初收谷雨芽”。

清明就是养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节,是蚕种孵化时期。这一个月又被称为“蚕月”,蚕农们起早贪黑,在干燥温暖、清洁安静的蚕室里将一张张蚕种“催青”,等蚕卵孵化出又又黑的“蚕蚁”,再用春里刚长出的新鲜桑叶喂养。

蚕花会是蚕月里重要的节会——“至时货易毕集,人称其繁茂。”

西荣府的蚕花会,有一群固定的商贩会从府城的蚕神庙、蚕花娘娘庙庙外循环到各个郡、县的蚕花娘娘庙、蚕神庙庙外摆摊,集中售卖吃食、养蚕、丝织相关的工具和产品兼及花木、果品、药材杂物。还有各种戏曲、杂耍等热闹的表演,吸引周围的人家携家带口地赶来参会,参会的农户有时也会将食材、山货拿来交换易售。

清明节当蚕花会会达到顶峰,蚕农会将布满蚕卵的蚕纸带到相近的蚕花娘娘庙、蚕神庙中祭拜,祈祷蚕神庇佑。

过了清明,集中养蚕的村落就会关门闭户,不见人迹,只有沙沙的新蚕食叶声,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

离张家村最近的蚕花会是云溪郡的蚕花会,每年从清明前三开始搭摊,清明后撤摊。这几不仅有热闹的集市,郡守还会请人在清明前一沿街耍“蚕龙”。

“蚕龙”衍生自舞龙,通常由稻草填塞身体,用白色粗布扎紧扣实,“蚕龙”有单节或多节,每条“蚕龙”用一根或几根竹竿撑起,单节是一人举一蚕,多节是用麻绳相连九人举一蚕。龙珠被做成桑叶形状,“蚕龙”不论“单蚕”还是“多节蚕”,都向龙珠舞耍。

“蚕龙”一般伴有锣鼓助兴,舞蚕人随着锣鼓声,冲“桑叶”或“单蚕”原地腾挪跳跃,或多节“蚕龙”枝节随音乐翻滚缠绕游动,此起彼伏。

而孩子最喜欢围绕“蚕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