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叶秋华走在林墨身旁,她能够清楚的感觉到林墨的失魂落魄。
可是到底,林墨的一切都只是心中苦闷。
叶秋华知道,自己能做的就只剩下这么多了……
再多的事情,她已经没办法去做了。
叶秋华只是叶秋华,她永远不可能成为许思逸,也成不了林墨心里的那个许思逸……
看着林墨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叶秋华心中疼痛难耐。
可是,她却只能就那么看着林墨这样,无能为力,才是最难受的事情。
心中烦闷,而到了这般境地,却也无可奈何。
来过的,去过的,都已过去;离聊,留聊,都成回忆;在一段红尘漫席卷而来不可抵挡的现在,看淡墨月色,品静语流年——题记
一次次的坚持,一次次的放弃,一次次的奔跑,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消逝,而今,没有那么多的一次次了,有的,只是还曾留恋的过去,有的,只是还未走过的现在,有的,只是理想中的未来。
过去的梦想,而今,终于成为了梦,可能,有些东西注定与我无缘,也许…没有更多的也许了,只是为自己的失败而找借口而已。
梦未平,心难境,时光轮回,却物是人非,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想做,却没去做的事情,时光,去哪里了;流年,是沉在岁月里了吗?
为何,不曾闻到流转在彼岸岁月的花香,为何,一直迷茫着走走停停,又为何,万千心事,却找不到一个人出了口来,看着万顷江山,看着唐风宋墨,看着指尖流转的墨香,慢慢的刻画着过往,也只有这个时候,往事才会如同潮水般拥进心房,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记得曾经有过梦想,也只有这个时候,才会坚定已经不堪一击剩下最后防线的信念。
来来往往的人群,独自逆行穿流而过,一个又一个的错过,无数的眼神交替,却不能读懂任何一种眼神,也不能记住任何一个面孔,有的,只是错过,没有过程的故事,怎么能够让人记住那一瞬间的永恒,又怎么会记住陌不相识的另一个人,而万万千千的人,更是记不住了,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然而比它有着更长时间记忆的人,却也记不住来来往往的任何一个人,穿梭在人流,却只能擦肩而过,一切,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我们已经错过。
也许,这就是人生,朝着目标,在前行的过程,注定要遗忘无数的风景,要遗忘无数的眼神,要遗忘无数曾经相伴无话不谈,而今却相隔在涯,只剩思念,唯剩下思念,在这月下独舞,凄凉而美丽,哀怨却有情,而这份情,只能长存在心中,一个人,默默的品味…
你来过,就如同风飘过,带来一缕幽香,一瞬间,了无痕迹,你走了,吹起少许发丝。带起了心中的些许波澜,转瞬间被蓝白云抚平,人生长恨,水流依旧,万顷月色,这是黑夜中的白,让整片黑夜,来衬托你的独一无二,也许,每个饶心中,都有一个太阳,而只有很少的人,心中没有月色,而我,经常拥抱整个黑色,在窗前,看醉色入我心房,用指尖的优雅,记住一切白的记忆,存在磁盘里面,就算回忆成灰,纵岁月不断的翻滚,只要打开心扉,打开记忆中的那一江春色,洋溢着的,会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笑容。
语尽词穷,有着太多的事情,却无从下笔,有着不完的心事,却不知从何起,期待的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早已经粉身碎骨,放下了很久的书,如今捧起,一种香,香在岁月的长河,沁人心脾,烟花散尽,何处能寻?
来过,如何;走了,又如何;那么多的错过,早已麻木在被万丈红尘淹没下的身影,时光荏苒,静语流年,看醉色倾城,看来去如风,看,一场繁华落幕……
在细雨蒙蒙的夜里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在梦里遇见一场墨色山水画,和着静夜里的雨濡湿了我多年以来干涩的梦境。
梦里的画卷上有许多类似于徽州风格的白墙黑瓦的民居,屋檐和门窗是用黑色粗笔描绘,屋顶瓦片连成一色,模模糊糊并不能看清,只有一个乌黑的轮廓。那墨汁像是被一双柔软的手研磨了许久许久,性子细腻温和,颜色似江南水乡中一位浣衣女子温润的浅黑色眼瞳,漾着氤氲的水汽,烟雨笼罩,只看一眼就让人沉醉下去,无法自拔,亦不愿再醒悟。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从画里的墙砖上看得见一些古老的划痕,随着时间风逝已不再尖锐,早就褪去了被旧时顽皮孩童手中石子划刻的锋利模样。屋前有条路深幽曲折,通向远方。而在不远处,一座玉石板桥正安安稳稳地睡在河两岸旁的石墩上,沉寂了仿佛有一世那么长的时光。桥像一位清瘦的素衣老者,正闭目修行,眉宇间透出一股不卑不亢之气,随和而不失风范,他未曾被打扰过,也不会被打扰。桥下水流平稳,不泛波澜,清如秋霜明镜,静若桃花深潭,可鉴人须眉毫发。
沿着河一直往前走,在隐藏的墙瓦之后竟伸出几支令人惊喜错愕的桃花。深褐色树枝用浸透了浓墨的笔尖加以勾勒,淡些的墨汁晕染出花树上一团一团的叶,像是粗心的画者无意中抖洒了几笔墨在浅月色画纸上。水墨稍干之时,以红色软笔在画卷上微微按压出十几个细点,即刻间桃花墨叶彰显两益,浑然成,不着痕迹。
梦入佳境,低空中却忽然传来几声沉沉的啼鸣,站立此处,抬眼望去,就在烟囱的头上,正有一队大雁刚刚飞过。队伍前面的三两只已大约消失在空中,只留下微渺的一点。而最近的那只雁,还在扑腾着翅膀飞向远处。雁的两翼打开,而中间下垂,像是背上驮着不轻的哀愁。离乡之人多知这哀愁来自何方,却不知这哀愁该去往何处?何处有可以容纳的地方呢?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啊。
我的故乡是在湖南,某个城郑自东晋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后,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魂牵梦绕的桃花源就在我故乡境内。《桃花源记》中开篇便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家所在的位置即为武陵区,从武陵乘车前往桃花源不过一二时即可到达。思及自己的故乡竟是千百年来文人雅客们向往的桃花源所在之地,我心中便不由得一阵窃喜。
正愉悦之际,忽然被一阵喧闹声惊醒了。眼睛微眯着探头一看,原来色已全然大亮,灼灼的日光正透过落地窗照进屋
本章 共5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