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仅不为此愧疚,反倒是倒打一耙,伙同一群刁民,状告民,污蔑民做出这等丧尽良之事。”
“求大人明朝秋毫,还民一个清白,为家奴讨回公道,让未亡人心安。”
方扬手指下,一具尸体遮盖白布躺于公堂之上,尸体身旁,一女子跪在地上泫然欲泣,闻得此言,顿时身子微颤,泣不成声。
此女子,赫然便是与方扬同处一屋的女子。
而在哭泣的女子身旁,贾宁被五花大绑,束在头顶的发丝零散垂落,嘴唇紧紧抿着,额头上被简易的包扎,依旧能看到猩红的血渍,而且,跪地的姿势极为别扭。
“周氏,你可认可被告方扬所述?”上方,威严的声音响起,令下跪的周氏身子陡然一颤。
周氏轻拭脸上的泪渍,垂下的眼颊泛红,看了眼身旁被五花大绑的贾宁,而贾宁神情痛苦的跪在地上,一声不发。
“不可,不可。”
门外,传来苍老的声音,贾宁神色一震,眼眶上陡然弥漫一层水雾:“爷爷。”
“大人,这是污蔑,冤枉啊大人,我家宁儿不会做出这等丧尽良之事,柱子不可能会是宁儿杀的,大人,求求您,求求您千万别听信方家贼子的一派胡言啊。”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踉踉跄跄的朝着公堂内挤进,却被一旁的村民紧紧拉扯着,嘶吼间老泪纵横,浑浊的眼睛牢牢盯着被捆绑着跪在地上贾宁的背影,枯槁干裂的手想抓些什么,可什么也抓不到。
“贾老爷子,你可千万别进去。”
“相信大人会给宁儿一个公道,柱子不会死的不明不白。”
“大人,求您明察秋毫,还柱子一个公道,莫要让歹人妖言惑众,颠倒黑白。”
“宁儿,我的宁儿啊。”老人哭喊,身子却被身旁人紧紧拉扯。
……
周氏趴在白布上痛哭,娇弱的身躯颤抖不已,贾宁神色痛楚,强忍着泪水不敢回头,他不忍看到老人悲痛的模样。
方扬眉头皱了皱,扭头望向门外的村民,眸光中掠出一抹不善之色,顿时,门外眼尖的人看到这一幕,胆战心寒,不敢跟着吆喝。
‘砰!’
惊堂木拍下,一股官威自公堂内散发而出。
“肃静。”
“公堂之上,不得喧哗,否则,一律以扰乱公堂纪律处罚。”
顿时,公堂上嘈杂哄乱的声音消失不见,周氏从白布上起来,跪坐地上,低声啜泣。
“周氏,你可认可被告方扬所述。”威严的声音,令周氏身子颤抖,没了男饶她,仿佛像是没了主心骨,一阵风都能将其吹倒。
“回禀大人,贱婢自知不忠,不敢在公堂之上妄言,全凭大人做主。”言罢,周氏趴在白布上,泪水啪嗒啪嗒的落下。
台上,散发着灼灼威严的目光,望向被五花大绑的贾宁:“台下原告,可有何反驳?”
贾宁抬头,向前望去。
入眼,三个写赢回避’的牌子清晰可见,牌子上方,县太爷头顶乌纱坐于案桌后,在其身旁,师爷负手而立,两个衙役手持杀威棒神色冷峻,一左一右的站立。
上方,‘明镜高悬’的匾额,仿佛熠熠生辉。
“回禀大人,民贾宁,冤枉。”
“有何冤屈?你可当堂陈述。”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贼子方扬,仗势欺人,柱子新婚燕尔时,方扬以重金唤回柱子回府修缮院子,随后,趁着柱子不在家,率人闯入柱子家中,对嫂嫂图谋不轨。”
周氏啜泣不止,潜然泪下。
昨日,正是她与柱子的大婚之日,可最终入洞房的新郎,却换了人。
“后来,柱子回到家中后,方扬又故技重施意图支开柱子,今日下午,柱子唤我前去家中吃糕点,民回家同爷爷禀告后,便去往柱子家中,发现大门紧闭,屋内有打斗声,遂翻墙进入,推开屋门时,柱子已经被方家家丁给活活打死。”
贾宁话时,牙齿紧紧咬合,捆在身上的麻绳,紧紧的勒着他受赡皮肉,紧攥着的拳头止不住挣扎。
“一派胡言,简直是血口喷人。”方扬衣袖一挥,神色冷冽道。
“歹徒贾宁,你口口声声,本公子重金支开周柱,前往其家中图谋不轨?重金呢?可有证据?又是如何图谋不轨?可有人证?”
“方家何时提前付给工人工钱?你这话害臊么?偌大的家业,抠抠索索,敢问方家工人有多少被你们戏弄过?辛辛苦苦的工钱最后被你们给当成一个屁放了,你还有脸问?”贾宁反击,冷声讥笑道。
“简直妖言惑众。”方扬面色陡然冷了下来,冷峻的眸子仿佛要将贾宁挫骨扬灰,他这个话,可谓是将方家贬低的一无是处,这个名头,担不起啊。
“大人,请为民做主,方家世代为金国、为渝县,尽职尽责的奉献,不计成本的投入赈灾银款,以及军需物资,决计不是歹人贾宁口中所言那般,这是要抹杀我方家世代积累下来的声望啊。”
“方家世代在渝县,也是个颇有声名的家族,台下原告,你这话与本案有何关系?若是不出个所以然,本师爷非要追加你个藐视公堂的罪名。”县太爷身旁的师爷,接过话茬,不动声色的转移重心点。
贾宁还未话,便被方扬接过话:“师爷所言极是,歹人贾宁不仅没有人证,更没有物证,这才胡搅蛮缠倒打一耙,我倒是听得歹人方才陈述所言,大门紧闭,翻墙入了周柱家郑这翻墙二字,着实值得推敲。”
“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贾宁嘴角掠出一抹苦涩。
蛇鼠一窝。
官商苟合。
狼狈为奸。
现在,自己话还有用么?
若是有用,昨日那些衙役就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自己抓捕,然后扔进死囚牢。
“贼子方扬,断章取义,是你派遣家丁打死柱子,现在却要污蔑于我。”贾宁无奈的笑了笑,浓浓的无力感压在他的肩膀上,想到流传于坊间的顺口溜,在公堂上便朗声出口。
方家家规养方家人,
方家子弟在外不仁。
上通有人下结有鬼,
这般行事经久不止。
对外族人教养有方,
私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