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抗日之陆战狂花 > 抗日之陆战狂花最新目录

第14章 突发情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些石头我们一会儿会安排人来,还请李把头费心为我们准备好啊。”常凌风再三叮嘱道。

“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李把头打着包票道。

和李把头商量好运送的时间,常凌风和吴转身刚要回工棚。突然,只听半山腰一声巨响,大量碎石从作业面向山下滑落,瞬时将正在下面巡逻的一队鬼子埋了起来,作业面上的8名劳工也裹挟在山石中被甩落到山下,看样子凶多吉少。

“不好,出事儿了,赶快救人。”不等吴反应过来,常凌风一下就窜了出去。

“凌风,等等我。”吴抱着脑袋在后面追了过去。

其实,这采石场出事是迟早的事情。日本人为了追求开采效率,根本不按科学办事,不仅对采石场的场址和矿床矿体结构从未组织勘察,对其资源储备、地质安全、开采年限等从未进行论证和规划,仓促上马,盲目开采。有的采石面甚至开在七八十米高的山根下,不按标准分阶段开采,从而形成岩石开采顺坡和掏洞。

同时,鬼子为降低开采成本,不进行必要的投入,大量使用人工从事较为原始的开采,工艺和设备简陋。所有采石场几乎都是不分阶段自上而下进行开采。不仅如此,鬼子还从没有对劳工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劳工是不具备基本的应知应会和操作技能的农民。这些劳工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在开采中过程中,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很差,鬼子视工人生命为儿戏,要钱不要命。特别是在放炮爆破时经常会出现违规施爆,掏洞爆破或炸出伞檐,还强迫劳工在顺坡岩石底部掏采,巨大伞檐和岩石板悬在空中,大的有上百立方米,对下面操作的劳工有很大的威胁,雨后和多晴气极易造成坍塌和滑落,同类事故连续发生。

之前,采石场应出现过几次事故征兆,但由于没有死人,鬼子根本没有当回事儿,还是照常强迫劳工开采。

两人冒着不断掉落的碎石屑和浓密的粉尘,沿着路一直向上跑,还没有跑到事故现场,就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有伤者的呻吟声,也有为死去亲人同伴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哀嚎声。

“石娃,石娃,你醒醒啊,你怎么就这么丢下我走了啊,咱们不是好了一起回家的吗……”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抱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人正哭得痛不欲生。常凌风跑到两人跟前,只见年轻饶嘴角、耳朵都已经流出血来,血水顺着脸颊将蒙在上面的灰土冲成了一条黑色的血痕,常凌风蹲下身子手指搭在年轻饶颈动脉上,发现年轻人已经没有了生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