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迎驾继承大统,令明这是赞同此意了?”
“迎驾?不知尊谁之旨,这行台礼仪如何进行?慈大事,依王某看来,还是该缓一缓,今晨太后与宫中大阉收走印玺冠服,理当先讨还,或以太后懿旨为准,诸公以为呢?”王惠却狡诈地干笑一声,一副赤子忠臣的模样,可在场众人心知肚明,真以太后的意愿绝无可能。
慈废立之事,始作捅者不就是你琅琊王氏一直在暗中串联的么,如今却闪烁其辞,想要拖延时间,彻底置身事外也就罢了,更想为夺取兵权创造机会。在野暗与边将往来,在朝欲与将领联姻,真当徐某不知么?
徐羡之气得七窍生烟,脸色铁青,但却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转头看了檀道济与谢晦二人一眼,轻击条案斩钉截铁地作出了决定。
“那便让中书草拟太后懿令,命傅季友率行台赴荆州迎立宜都王,礼仪从简,到京先监国视事,也好等玺服归还。另外,就以宣明领兵往江北追捕亡命。但太后懿旨上,不得有任何有关长嗣的字眼,以免引人遐思。吴兴侯,你看需要出多少兵力为好?几时可起行?”
“京城出兵,不可少于三万,这就要准备粮草,最迟五日必须出征,日久则建安侯必不相从,然……仅如此尚不足以迫其交出阉贼,须得同时遣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迎立宜都王之事告之,且不可作威过甚,谨防军将倒戈或逃散,江北丰城侯之事不可不防啊!”檀道济闻言淡淡回道。
对于废立之事,早在景平元年秋,朝中就有人在开始谋划,檀道济虽出为江州刺史,但对朝中政局颇为关注,起初徐羡之使人来信,檀道济是反对如此激进的,不愿回京参与。
但后来王弘也来信劝请,檀道济才勉强同意,而且昨夜王弘试探,想让他率兵追击,好在傅亮在场加以解围,才没纠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