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不出彩,他没有异议,只是想演好这个角色。
“那倒不用。”
李谦摇摇头,笑道,“虽然你只是志愿军基层指战员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个,但是你和你代表的这些人,同样是一个英雄,所有人都是英雄,其中把握一个度就行了。”
戏份越少的角色,越不好演,没有足够的戏份,意味着没有发挥的空间,连一个完整的人物转变过程的时间都没有。
当然,这是除掉一些特殊职业。
抗米援朝的戏份,主角还是主角,这两个重要配角只能从和主角共同出场的戏份中来表现,或者从细节上来表现。
比如李谦的剧本里,战场上段奕洪不放弃任何一个伤员,即便肠子都被炸出来了,还要命令陈昆给濒死的重伤员爆炸。
而在惨烈的松骨峰战役里,段奕洪牺牲前,却不让陈昆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药物,用在自己一个快死的人身上,用最后一口气命令他去抢救其他伤员。
很简单的两个镜头,一个对比,不会额外占用其他篇幅,和主角的剧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讲了会戏,继续拍摄。
其实这场戏,有一半是历史真实事件。
张桃芳家里有一支爷爷传下来的鸟枪,参军之前就打过枪了,而且在新兵训练的时候,也用过三八大盖,天生远视眼的他打枪很准。
所以,出场的时候,在剧本里是信心满满的,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本身枪法就厉害。
三枪全部脱靶也是事实,当时张桃芳所在的团,为了加强对新兵的训练和活跃气氛,特地组织了一次全团打靶比赛,张桃芳信心满满的拿起枪连开三枪,结果却全都脱靶,被连长罚去炊事班了。
这里李谦改成去卫生队,还算合理,卫生队现在就男主角一个老头,肯定要人帮忙的。
这场张益出场的戏也拍了很久,上午九点拍到了下午接近四点。
碎片式的剧情,除了靠剧情之间的联系和剪辑技巧之外,对每一段剧情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甚至高到了,每一小段剧情,单独拿出来给观众看,都能差不多明白前因后果。
打个比方,光一场夫妻吵架的戏,没有前因后果,但是要让观众从吵架过程中明白是第一回吵还是经常吵,亦或者是家常便饭了。
夫妻关系怎么样,互相对对方的感情如何,是因为一件大事闹矛盾,还是双方互相早就看不顺眼,一件小事吵起来。
是他还爱她,她也还爱他。
还是他爱她,她不爱她。
亦或者他不爱她,她还爱他。
再或者都互相不爱了。
而爱和不爱,也都有一个程度,爱又有多爱,不爱了又有多不爱,甚至反感、厌恶。
其实很多影视剧,单独拿一段剧情出来,没看过原剧的观众估计不知道是演什么,也不知道人物状态、关系,
《返老还童》就要做到任何一段单独的剧情拿出来,都能看明白背景、人物状态关系、事件、前因后果。
因为,没有上下文的承接,既考验观众的思维,也考验每一段剧情的内容。
比如刚才这一段,前一场是救下男主角之后,发现他会一点包扎急救,连长把他留下,接着画面一转就到了他们在驻地训练了。
前面只说了留下男主角,没有提怎么安置,后一场戏就让张益去卫生队跟着男主角了。
有一点点的跳,但愿观众看的时候能一眼看的明明白白,不至于奇怪。
......
四点钟拍完这场戏,冬天天黑的也晚,驻地也就这么一场白天的戏,紧接着就来到了夜戏。
“第36场,一镜一次!”
“开始!”
这是晚上陈昆和张益的对手戏,年纪大了,陈昆就早早地上炕了,而张益还坐在炕上,端着枪苦恼着。
明明枪法出众,却打了空靶,简直百思不得其解。
被窝里的陈昆探出一个脑袋,小声问道,“你还不睡吗?”
“哼!”
倔强的张益也不理他,今天打了三枪脱靶,已经够丢人了,关键的是连这个老头子都有一颗子弹打在了靶上,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心理年纪只有五岁的陈昆也不敢说什么,又缩回了被窝里,重重地呵了口气。
太冷了。
屋子里安静了好一会,突然张益兴奋地大叫一声。
“我懂了!”
吓!
陈昆被惊住了,连忙问道,“你怎么了。”
“我明白了!”
张益猛地跳下第,又兴奋又满脸懊恼地念叨着,“以前我用的是三八大盖,子弹口径小,后坐力小,这杆枪子弹口径更大,威力大,后坐力也更大,所以我才脱靶了!”
“后坐力是很大,我都快拿不稳了。”陈昆颇为赞同地说道。
“切!”
张益颇为鄙视地一笑,接着又兴奋地说道,“明天我就去找连长,再打一次!”
陈昆想了想问道,“既然后坐力很大,你明天就保证能打得准?”
“怎么打不准!”
张益梗着脖子反驳,面相年轻,甚至还有股青年感的他,演一个倔强的年轻人确实非常合适。
不过,又想起白天的打靶,张益又有些泄气了,“那我就在这多待几天算了,等我熟悉了这把枪,一定让连长把我调回去!”
“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应该能帮到你。”陈昆突然出声。
“你能帮我?拉倒吧。”张益撇撇嘴,掀开被子就要睡觉了。
陈昆也不生气,自顾自地解释道,“后坐力大是因为你手臂力量不够,如果力量足够大的话,后坐力也就能适应了,开枪就更稳了。
我在书上看到过,在手上、脚上绑沙袋,可以锻炼跑步的速度和臂力,如果能适应手上十几斤的沙袋,也就能适应开枪的后坐力了。”
张益此时已经坐了起来,看了看自己的手臂,狐疑道,“真的?”
“我也是书上看的。”陈昆老老实实地答道。
“既然是书上的,那应该不会骗人,书上还写了什么?”
“有一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