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周一这一早,大家穿上学校给定做的、有学校logo刺绣的西式校服,在酒店大厅集合。
男生是清一色的黑西装、白衬衣与暗红色领带,女生们则是上半身黑色西装、下半身暗色格子长裙。
其实中海外是没有校服的,用胡老的话,四年大学生活,就那一套勉强算是校服的迷彩服,还都让许逸阳给倒腾着,给卖到建筑工地去了。
这次学校给大家定做这样一身服装,也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胡老昨晚就跟大家交代过交流的细节,这次与他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是港大文学院的英语系。
除了一些交流活动之外,十二名学生要分别融入到港大英语系的大一到大四这四个年级。
要像插班生一样,切身去学习他们的课程、体验他们的教学方式。
同时也要向班级里的同学和老师,输出中海外的教学方式与理念。
比如,同样是学英美文学课程,教材的不同、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的体验也就不同。
当中海外的学生插班到港大英语系听课的时候,就可以把两个学校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个比对,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反馈给港大的教授,以及自己在中海外的教授。
胡老一直交代的一个重点,是港大一直采用全英文教学。
不止是英文专业,而是除了其他语言专业的学科之外,其他的理工科、经管科、法学医学科,几乎都是英文教学。
所以,英语系就更不用了,课上的教授讲课,以及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全是英文。
这一点跟国内很不一样。
国内学校自然都是中文教学,即便是英语这种语言学科,也是中英文教学。
所以,胡老担心大家会不太适应这种上课节奏,也担心大家英语水平不够支撑全英文教学,所以便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否则很可能听不懂老师的是什么。
大家多数压力都挺大的,倒是许逸阳一点也不在意。
胡老见他好像心不在焉,开口:“许逸阳,你虽然口语很好,但是也一定要多留神,不要觉得英语好在港大就能吃得开,我跟你,我这么大年纪了、学英语这么多年了,跟港大几个英语专业老教授用英语沟通还是很困难,你知道为什么吗?”
许逸阳摇了摇头。
其他同学也都好奇起来。
胡老:“因为他们英语虽然学的很好,但是口语真的不敢恭维,很多饶口语带着浓郁的粤语腔,一旦快了、偏了,你根本听不懂什么意思,然后对方还会觉得你英语水平好像不太行,这都听不懂。”
许逸阳恍然大悟。
是呢。
谁都有口音。
华夏互联网那么多身价几百亿美元的大佬,普通话大都不太好。
米的创始人雷总,就是经常被调侃口音的那一个。
能怪他吗?当然不能。
正所谓乡音难改,语言与发音习惯的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克服的。
别的不,澳大利亚人跟英国人聊,大家就经常听不明白对方啥。
虽然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感觉就像是一个普通话,一个中海话,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来港大交流,如果是欧美的外教倒是还好,要是本地的教授,真有可能会在英语口语里混杂乡音。
许逸阳上辈子做生意也没少接触粤省商人,或者香港商人,粤语虽然不太会,但好歹还听得懂,不过听到胡老这么,还是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认真听讲。
随后,胡老才笑着:“行了,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发,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学习别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千万不要给咱们中海外丢脸!”
港大的面积虽然算不上有多大,但比起的中海外,还真是大了不少。
由于昨已经提前来踩过点,所以大家也轻车熟路的来到港大的文学院。
港大文学院的一位副院长负责这次的对接,他早早在行政楼下等候,然后热情的与大家做了个自我介绍。
这位副院长名叫黄宗耀,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地中海发型比较严重,为人看着憨态可掬,倒是个热情的人。
黄宗耀的普通话不太好,讲粤语大家又听不懂,于是他解释了一番之后,干脆就用起了英文。
他的口语一开口,许逸阳就暗叹胡秉文的真是不能再对,这位大叔的英语,乡音之明显,几乎能跟印度人英语的口音相提并论。
不过,好在大叔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话的语速比较慢,听起来倒也不算太难。
大叔,文学院的英语系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欢迎仪式,所以带着大家直接去了一个礼堂。
礼堂并不大,一共能容纳几百人,来的据全是文学院英语系的学生。
大家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流,就是站在台上,先由对方负责人表示了欢迎,然后双方的负责人讲了一些两地交流的意义与重要性。
再接着,就是让中海外这十二名学生分别上台,做一个自我介绍。
许逸阳被胡老安排在邻一个。
同时,胡老也在他耳边低声:“咱们队里你的口语最标准,待会儿多几句。”
许逸阳点点头,多几句没问题。
可是,什么呢?
自己也没准备什么稿子。
本来就想着,上去直接用英语来一套万金油的客套话。
比如,大家好,我叫许逸阳,很荣幸能够来到港大交流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照。
不过,胡老明显是想让自己多来一点儿。
终归是个四十岁的大叔,这种时候,许逸阳虽然没什么准备,但也没有怯场。
于是他便第一个走到礼堂舞台的正中央,认真道:“大家好,我叫许逸阳,大家可以叫我jeremy。”
只这一句话,顿时让不少人面露惊色。
口语的好坏,可以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想知道一个老外中文的好不好,让他用普通话来一句“你好”,基本上就能看得出他有几斤几两。
如果发音读成“妮浩”,基本上是不咋地。
如果发音读成“泥豪”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