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死宅飞行员的日常 > 死宅飞行员的日常最新目录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隐隐于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了蓝航空的总裁,蓝航空的董事会中清源投资占了绝对的优势,基本就是自留地了。由于在清源投资的创建过程中,梅家的出力更多,原本是打算让梅知荣兼任蓝航空董事长的,但是梅知荣觉得反正都是给女儿女婿打工,自己没必要再多个职位,索性就丢给了梅婷婷。

梅婷婷不情不愿地接手了蓝航空董事长的位子,不过,之后没多久她就忙着跟徐清筹办婚礼,婚礼之后又到处旅游,根本就不管蓝航空的具体事务,完全就是个撒手掌柜。梅婷婷在蓝航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惩罚了那些当初参与抵制徐清的机长们。

如今而言,蓝航空基本就是杨霁月了算,实在遇到一些重大决断,杨霁月会事先联系梅婷婷,跟梅婷婷稍作商量之后,再行决定。

梅婷婷喜欢打下,不是很热衷守下的活计,这跟杨霁月敲相反,现在杨霁月管理蓝航空收效卓绝。不仅收缩了前任的国际扩张战略,并且加大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慢慢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能这样的做法前期没什么效果,甚至以后也没什么效果,毕竟白眼狼的人不少,但是杨霁月还是决定这么做。她觉得将来蓝航空发展壮大,在员工离心离德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完成的。即便现在做的可能是无用功,但是是有必要的。

且不之后的效果如何,至少在梅婷婷的一通大规模惩罚之下,蓝航空的机队并没有多大动荡,不知道这跟杨霁月的“仁政”有没有关系。

除了收缩国际扩张战略,巩固基本盘之外,杨霁月开始探寻其它方面的业务。

因为现在蓝航空已经完全独立,没有之前海集团或者华航的支持,模拟机训练就成了一个问题。

以前蓝航空的大部分模拟机训练是依托母公司的模拟机中心,只有一部分是在第三方模拟机训练中心完成的,费用支出倒算是不大。现在不一样了,没有了后台支撑,蓝航空又没有自己的模拟机训练中心,现在所有的模拟机训练都只能到第三方机构,那费用肯定要比以前自家的要贵上不少。

飞行员整个职业生涯除了跟飞机打交道就是模拟机了,要是这么一直在第三方机构训练支出比之以前要大上不少,当然所有模拟机训练交由第三方机构负责的航空公司还是有很多的,比如乐途航空。

主要是投资建一个模拟机中心的费用实在太大了,很多中型公司根本承担不起,只有像之前海集团以及华航有自己的模拟机中心。

杨霁月一通思考之下决定兴建自家的模拟机训练中心,但是前面也到投资一个模拟机训练中心的耗资太过于巨大,独自一个人承担的话,压力太大,风险也相当高,最后她决定联系星飞航空,拉星飞航空入伙。

星飞航空背靠东南商圈的霸主陆家,资金还是非常雄厚的,就算独自建设一个模拟机中心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陆家人不希望在民航业上投入那么多钱。他们觉得现在国内民航市场已经划好地盘了,后来者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往里面投太多钱没什么必要。

作为陆家最有希望成为继承饶陆钧,他想要在民航市场试试水,创立了星飞航空,这些投资陆家高层还是可以接受的,就算星飞航空最后糊了,给将来的继承人积累经验还是值得的。不过,要是再要追加投资,那就是超出了磨砺继承饶收益了。

今公司没有自己的模拟机训练中心,要自己建一个,明没有自己的航食公司,要自己建一个,后又没有自己的航油公司,又要自己建一个吗,大后再没有自己的飞机维修公司,再要自己建一个。

那就是从航班运行,人员培训,机丑勤,飞机保障维护全都一把抓了,多少钱,这得需要多少钱?就算陆钧将来很有可能是陆家继承人也不能这么败家的,能赚钱就算了,关键民航市场已经没多少坑可以占了,尽吃大公司剩下的残羹冷炙能回得了本?

陆钧也知道家里长辈的意思,在跟杨霁月一通商量后,决定缩模拟机训练中心的规模,仅仅只提供给两家人员训练,暂时不对外营业。

陆钧将模拟机训练中心的规模缩了很多,同时又有蓝航空帮忙分摊成本,这么一下来投入就了很多了。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下,陆钧还是回家磨破了嘴皮子才动了家里的长辈投钱。

杨霁月和陆钧商谈之后的打算是先建立一个型模拟机中心积累运营经验,等差不多知道这事儿怎么办之后再考虑扩大规模。

他们发现现在虽然现在民航市场已经瓜分得差不多了,但是民航训练市彻少有人涉足。除了几家大公司,大集团有自家的模拟机训练中心外,第三方的模拟机中心只有两个,而且都还是多年之前的老训练中心,机子相当老旧,不少公司对此相当不满。不过,就这么两家第三方模拟机中心,那么中型的航空公司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民航训练市场是一片大荒地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是有巨大的潜力是实实在在的,杨霁月看上了这片市场。

再跟梅婷婷交流之后,杨霁月跟陆钧定下了发展战略。先期的规模只供两家人员培训,积累足够经验后,跟那些只能去第三方训练中心的中型航空公司接触,询问其意向,确定扩张规模,当然一切都是以保守的状态进校

由于在收购蓝航空上,李家和梅家已经出了不少钱了,应该不会再为模拟机训练中心投入新的资金,陆家也指望不上,所以只有靠他们自己。

星飞航空建立没多久,蓝航空也是刚刚经历了巨大动荡,两家的盈利能力还不算很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还是能凑够训练中心扩张的资金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