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死宅飞行员的日常 > 死宅飞行员的日常最新目录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并方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陆钧没想到杨霁月竟然连合并方案都给出来了,顺势接过来,开始认真翻阅起来。

趁着陆钧翻阅的空档,杨霁月同时开始讲解:“蓝航空的区域性太强,根深蒂固,已经很难掉头了。我们未来的方向是在西北,而不是国内枢纽和国际化。蓝航空的目标就是支线的廉价航空,这个战略只要定下来,未来的高端路线的可能性基本就断了。”

蓝航空成立的时间其实不算晚,在它成立的时候,国内干线市彻没有完全饱和,如果那个时候,蓝航空尽全力开拓干线市场的话,现在很可能不会局限在西南地区。

没办法,进军干线市场的投资太大,周期也太长了。在西南地区专注支线市场投入,回报快,实在是太香了。

光是吃西南地区的支线市场,蓝航空吃了这么多年的红利,终于到达瓶颈了。然而,现在干线市场已经饱和了,再想进去就难了。

不能蓝航空前期战略有问题,只能有舍有得,蓝航空舒服了这么多年,终于要为起初的决策付出代价了。

杨霁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神力能根除蓝航空的顽疾,以蓝航空的体量,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西北地区的支线航空市场应该能让蓝航空迎来第二次腾飞,但是蓝航空将永远禁锢在主打支线航空的区域性航空这个定位上。所以,干线航空,甚至国际化航空的理想只能寄希望于星飞航空了。

“姐夫,我知道你有些人脉,可以弄到一些好的航线,但是运力不足的情况限制了公司发展。合并之后,我们可以将整个空客330机队转给星飞航空,同时接收你们所有涉及复杂机场,已经高高原机场的航线,让星飞航空可以专注于干线航班和国际航班。”杨霁月道。

由于陆钧背靠陆家这个后台,而陆家人脉深入各行各业,帮忙搞些不错的航线不算什么难事。这些航线养不了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但是足以让一家中型航空公司过得相当滋润了。

虽有不错的航线,但是受限于星飞航空的运力限制,并不能完全开发出这些航线的潜力,着实有些浪费了。

陆钧对星飞航空的定位就是干线航空公司,仅仅是区域性航空公司的成就根本对他在陆家的地位有任何帮助。

普通人都知道,一条优质的干线或者国际航线是非常非常赚钱的,但是却不知道一条优质干线需要如何培养成。

要做成一家干线航空前期的投入实在太大了。枢纽之间的航线,甚至国际航线都是要去养的,前期甚至要公司输血。星飞航空现在的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撑前期投入,如果给陆钧五年的时间,或许他能慢慢养起来,但是他等不及。

五年,太久了!

陆家又不能在这种事情上给予他资金支持,他只能靠自己。

“你是蓝航空会给予星飞航空资金支持吗?”陆钧只是粗略扫了合并方案就放下了文件,他最关心的就是资金问题。

“当然!只要合并,蓝航空肯定要全力支持星飞航空。在未来,蓝航空作为兜底的存在,而星飞航空是上限所在,星飞航空才是未来。”这时候梅婷婷作为清源投资的大股东,一言定鼎。

陆钧眼中精芒跳动,从梅婷婷的神态上来看,陆钧基本已经知道梅婷婷的想法了。

“好个女强人!”陆钧感叹一声。

蓝航空将来虽上限被封死了,但是赚钱还是能不少的。不过,要是为了一个未来给星飞航空持续注资,结果没有搏出这个未来呢?那就是亏大发了。

实话,至少在最近几年内,蓝航空的“钱”景都是要远远优于星飞航空的,这时候两家公司合并,星飞航空得到蓝航空的输血,星飞航空是占便夷。梅婷婷赌的就是一个未来。拿蓝航空的未来成就星飞航空的未来。

魄力太大的,梅婷婷这是根本看不上蓝航空赚的那些钱,打闹的事儿她不在意,要做就做大的。

这就是连山集团继承饶魄力吗?

杨霁月开始详细讲解:“以后蓝航空会专注于支线航班,那蓝航空所有涉及枢纽机场间的航线以及国际航线全部转给星飞航空。之后,国际业务将从蓝航空完全剥离,全部转嫁到星飞航空。”

“之前过,星飞航空所有涉及复杂机惩高高原机场的航线全部交给蓝航空,这样星飞航空就不必保留复杂机惩高高原机场的培训体系,这样可以省出很多培训成本。同时调整机队分布,将星飞航空所有737-700型号的飞机调到蓝航空。蓝航空将所有空客330和一部分737-800调给星飞航空,优化机型分配。”杨霁月道。

蓝航空和星飞航空合并后,蓝航空大部分还是飞复杂机惩高原以及高高原航线,这种航线基本只适合737-700运行,737-800基本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蓝航空也不是只运行复杂机惩高原,高高原航线,还有一些支线机场之间的航线。这些航线还是可以使用737-800的机型的。毕竟737-800这个机型拉的人比700机型还是要多不少的,赚的钱就能多很多。所以蓝航空还必须保留部分的800机型。

至于空客330,放在蓝航空就是纯粹的赔钱货。不飞赔钱,飞了赔得更多这种重型机只有在星飞航空这种拥有长航线的公司才能发挥自己的效用。

至于为何剥离星飞航空的复杂机惩高高原航线,原因很简单,节省成本。

星飞航空这种规模的航空公司还单独配备一套复杂机惩高高原航线的培训体系,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星飞航空和蓝航空合并之后,崛起的唯一途径就是明确分工,以求效率最大化。以蓝航空为底座,依托星飞航空的优质航线资源,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陆钧将合并方案放在一边,苦笑道:“原来你们已经将一切都想好了。”

“星飞航空是你为了在陆家稳固地位的重要一步,我虽然没有这个压力,但是蓝航空也是我主持的第一个大项目,何尝不想做得漂亮?”梅婷婷道:“一个可以看到未来的航空公司,我还看不上,所以我早就想赌赌星飞航空的未来。”

“当然,星飞航空是你的心血,我不会裹挟你。不过现在看来,只能英雄所见略同!”梅婷婷起身,直接拍板:“我只管签字,其它事儿你们忙。”

两家航空公司合并有很多方面的事情要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