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乱世栋梁 > 乱世栋梁最新目录

第595章 整军(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事能力差已经见怪不怪。

最典型的例子,是侯景作乱时,宿卫建康的中军诸军,表现极其稀烂。

因为其主帅大多是皇帝信任的文士,而不是真正会打仗的将领。

譬如奉命镇守长江要津采石矶的王质,不等换防的兵马抵达,自己就率军跑了,导致采石矶无人守卫,侯景叛军从容渡江。

譬如临危受命、镇守朱雀门的庾信,这位在文学上的造诣可称“当世一流”,但根本就不会打仗,甚至连面对敌人的胆气都没有。

所以,被叛军射来流矢吓得弃军逃跑,导致朱雀门瞬间失守。

李笠整军、实行军士管兵,反倒是在确保中军忠诚度的前提下,提升中军作战能力。

至于不通军事之人被任命为禁军主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增强战斗力的同时,又要强化禁军的“本职工作”:看家护院,安全保卫。

中军队伍如此繁多,其实分工简单,无非三种:

第一种,皇帝在哪里,就跟着在哪里。

皇帝在宫里,就守宫殿,守各门,出门,就当随从,侍卫左右,或者外围警戒。

第二种,无论皇帝在不在皇宫,都守着宫殿和各门,等同于护院。

第三种,平时守卫京城(不包括台城),必要时出征作战,等同于战兵。

所以,中军诸军各营兵卒的训练标准,全按战兵的要求来就对了。

侍卫们再加练“要员保护”,齐活。

会议进行到后半段,李笠再次强调:“军士和裨将的军事教育,势在必行,文化课开办了一年有余,可以开始考核了。”

“文化考试不合格的人,就无法继续深造,学习更多的军事知识,如何有资格晋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