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乱世栋梁 > 乱世栋梁最新目录

第622章 谁在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气腾腾的说:

“今夜,我军必然破敌,不过,如果你们协助官军破敌,立下功劳,可少不了赏赐呀!”

官军?逆贼?立功、赏赐?

好汉们这下回过神了:原来是李三郎...朝廷的兵马摸黑过来了!

虽然他们死了不少同伴,但事到如今,还不如...

立下大功,可不比偷鸡摸狗强?

恩怨情仇,忠奸是非,谁在乎啊!

。。。。。。

深夜,义安王萧大昕被内侍叫醒,睡眼惺忪的他,好一会才回过神,并得知缘由:

有一名女子找到义安王府的侍卫,这女子,身份非同小可。

萧大昕觉得纳闷:这女子再如何身份非同小可,至于大半夜的叫他起来么?

但内侍跟他多年,知道分寸,想来不会大惊小怪,于是萧大昕匆匆换了衣服,随后,侍卫们带一名女子入帐。

那女子入帐时,戴着兜帽,遮住头部,暂时看不清样貌。

萧大昕正觉得奇怪,见对方放下兜帽,帐内灯光映亮面庞,不由得目瞪口呆:

却是溧阳公主萧妙淽,他的同父异母姊姊。

“十八弟!救救我儿!!”一脸憔悴的萧妙淽,直接跪倒在弟弟面前,哭起来:“他们,他们害了驸马性命,又抓了我儿....”

“怎、怎么了?姊姊起来说话!”萧大昕赶紧扶起萧妙淽,这才发现萧妙淽发髻散乱、衣衫不整,多有破口。

萧大昕见漂亮的姊姊如此模样,仿佛雨后残花,心中一惊:莫非已经被人给....

“他们,他们....”萧妙淽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

今年春末,驸马都尉王?到吴郡公干,带着萧妙淽和儿子一同出行,就当是全家一起游山玩水。

本来一切正常,结果,淮阴行在传来噩耗:皇帝驾崩。

皇帝驾崩,暂无子嗣,不过皇后和张贵人有孕在身,或许能为大行皇帝生下遗腹子。

所以,太后以大司马、彭城公李笠都督中外诸军事,稳住局势,意图等皇后、张贵人临盆。

但是,这一任命激起宗室强烈反对,于是,出镇外地的宗室们纷纷起兵,讨伐“国贼李笠”。

萧妙淽得了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惊:先是为侄子的突然去世,二是因为兄弟们与李笠决裂。

她知道李笠才能出众,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兄弟们起兵与李笠对抗,恐怕结局堪忧。

而王?办完公务,返回建康,一家人走到半路,遇袭。

袭击他们的人,是号称“义军”的一伙强人,说是起兵助义安王讨伐国贼。

其实和强盗没有区别,拦截车队的目的,说是“清剿附逆之人”,其实就是抢劫。

王家随从相对较少,王?眼见着这群贼人意图不轨,却自称是义安王手下,要清剿“附逆之人”,便急中生智,表明自己以及公主的身份。

并说只要护送他一家去见义安王,义安王定有重赏。

之所以强调“义安王定有重赏”,就是不想让贼人误以为他们随身携带大量财物,进而生出歹意。

此举果然有效,这些贼人得知遇到公主及驸马,眼馋王?所说护送有重赏,便笑脸相迎,护送他们往义安王所在之处而去。

因为义安王已经和南康王汇合,向曲阿进军,他们距离曲阿不算远,便往曲阿方向走。

头一天,倒是相安无事,结果次日,萧妙淽被贼首窥见真容。

她有沉鱼落雁之貌,如今比起初嫁时的青涩,愈发明艳动人,于是将贼首的魂都勾了去。

萧妙淽见对方看着自己的眼神不对劲,直勾勾的,仿佛饿犬看见肥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心知不妙。

便求王?赶紧想办法。

然而王?还能想什么办法?但不想办法又不行,对方极大可能见色起意,杀夫夺妻。

只能硬着头皮带妻儿逃跑,结果贼人穷追不舍,王家仆人奋力拦截,伤亡殆尽,王?脑袋被流矢射中,当场丧命。

悲痛欲绝的萧妙淽,在几名忠仆的保护下,带着儿子逃入山林,躲避贼人追击。

但还是被贼人追上。

眼见着要完,萧妙淽把心一横,让仆人带着儿子离开,自己作为诱饵,由一位健妇搀着往另一个方向跑,引贼人来追。

她知道对方是觊觎她的美色,图的是她的身子,而不是她儿子,所以愿意牺牲自己,给儿子换回一条生路。

结果,作为诱饵在山林里钻来钻去的萧妙淽,居然甩掉了紧追不舍的贼人。

反倒是儿子被贼人抓了。

贼人寻她不到,便分头高声呼喊“要儿子就自己过来”,躲在树林里的萧妙淽心急如焚,要“自投罗网”,被健妇苦苦劝住。

健妇劝她,说这里是曲阿南境,义安王的队伍就在附近,与其和狼心狗肺的贼人谈“交换”,不如请义安王主持公道。

否则,就这么落在贼人手中,不仅驸马白死,自己白白被糟蹋,连小郎君的命都保不住。

“十八弟,救救我儿子!他们,那些贼人,说是你的部下,你救救我儿子”

萧妙淽哭喊着,萧大昕听了姊姊的遭遇,气得怒火中烧:“姊姊可知贼人名号?我为姊姊主持公道!”

“那贼人自称姓吕,名青。”萧妙淽回答,萧大昕听了之后,愕然。

吕青,是吴兴郡地界一个庄园主,本身财力并不算特别出众,但此人和手下,与江湖人士多有来往,手脚也不干净。

本来,吕青这种人,应该是地方官府要对付的刺头,但是此次萧大昕起兵,自知兵力不足,募集了大量江湖好汉、豪杰。

其中,就有吕青拉起来的队伍。

吕青的队伍人数不少,虽然比不上正经官军,但手下大多骁勇,萧大昕想以其为马前卒,在军前效命。

所以,即便知道这帮人贼心不改,行军过程中,对沿途村落多有袭扰,但萧大昕也只能充耳不闻。

不仅吕青及其手下军纪败坏,那些募集来的江湖好汉、豪杰,以及响应起兵的地方豪强,其队伍行事大多都是如此。

但为了讨伐李笠,尽可能拼凑起大军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