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要有自赏;
自大的人,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自大的人,不会看到成功的方向,自大的人,最终只会陷入黑暗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自大的后果是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有一只小老鼠,它有一面镜子,那可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一面哈哈镜。不论谁照,都显得仪表非凡,而且能放大很多倍。
这只小老鼠经常在这面奇特的镜子面前自我欣赏,它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举世无双,形象高大,气力无穷。它瞧不起同类,不愿和其它鼠玩耍,甚至不愿同它们开口讲话。
有一天,它在一个玄边散步,看见了凶猛的老虎大王。要是别人,一定会撒腿就跑,而它却昂首挺胸,对老虎说:“让开!信不信我能把你扔到湖里去?”
老虎本想:它居然对我这么无礼!把它吃掉吧。可转念一想,那么小的老鼠,还不够自己塞牙缝呢。再说,这样多费力呀。于是,饶了它一命,转身走了。
这样,这只傲慢的小老鼠更加得意忘形了,心想:哈哈,连老虎也怕我啦!它走着走着,又见到了一只猩猩在吃花生,它对猩猩吼了一声:“滚开!别吃我的食物!”
猩猩很大,听到声音,便四处寻找,终于在草丛中发现了这个小不点儿,它笑得在地上直打滚儿,理都没理它。
小老鼠很生气,正好遇上了一只老猫,更是火上浇油,指着老猫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坏蛋,上个月把我的弟弟咬伤了,我要报仇!”说完,便要上前去打它,还没出手,老猫就扑了上来,小老鼠成了老猫的盘中餐。
小老鼠因为自高自大,丢了小命。
诸葛亮曾说过:“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骄傲自大的人,是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骄傲自大是愚蠢的》这篇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天,狗对狐狸吹嘘自己长得漂亮又有力气。“我说,你别生气,每当我瞅着你,就在心里想,那点儿你能跟我相比?身材那么小,长得又瘦弱,四条腿那么细……叫我怎么能不可怜你!”
狐狸的答话透着顽皮:“我可怜,请原谅你找了一个恰当的比较对象。你大发慈悲和我交朋友,我要为这件事感激上苍。你有许多长处。我知道,如果能在增加几分智慧就更好了……”“
什么?”狗听了满脸恼怒。“智慧?要它有什么用处?”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呢?狗和狐狸。谁做的对呢?狗的自高自大,瞧不起狐狸,反而被狐狸奚落了一顿。
显然,自高自大的人是不能够真正的认识自我的。因此,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要记住,即使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也不可当作骄傲的资本而表现出自高自大。
因为自高自大的人不仅会受到别人的嘲笑,而且长此以往。别人将不再接受你,最终使你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蜈蚣和蝮蛇在一块被野兽蹂躏过的草地上相遇。蝮蛇见到蜈蚣心惊胆战扭头就跑。蜈蚣迈动它的四十多条小腿,迅速跑到蝮蛇的前面,挡住去路。
蝮蛇往东逃,蜈蚣从东面堵,蝮蛇向西面溜,蜈蚣从西面拦。蝮蛇见无路可逃就呀地一声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和火焰一般闪动着的丫形长舌,准备与蜈蚣作最后的决斗。
蜈蚣把头一缩。身子一弓,箭似的把自己弹进蝮蛇的嘴里。蜈蚣进入蝮蛇的喉咙,先吃心,再嚼肠。最后从肛门爬出来。蝮蛇在蜈蚣闪电似的进攻面前,麻木了,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过了几天。蜈蚣在农家的灶台上爬行,又看见了蛞蝓(一种软体动物)。它看到蛞蝓长着一身白嫩嫩的细肉。就想把它吃掉。
马陆(一种节肢动物)劝告蜈蚣说:那家伙个儿虽小;但是很毒,你可不能去触犯它阿。
你不要欺骗我。蜈蚣怒气冲冲地说。谁都知道,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蛇,而蛇中最毒的要数蝮蛇。
蝮蛇咬树,树要枯萎;咬人和野兽,人和野兽都得丧命。蝮蛇的毒性虽然猛烈的象团火,可我蜈蚣,却能经过它的喉咙,吃掉它的心,嚼烂它的肚肠;喝它的血使我醉倒,吃它的脂膏使我胀饱;但只消三天,我就醒过来啦,乐哈哈的,就象往常一样。
庞然大物的蝮蛇都不在我的活下,哪有怕这一寸长的蛞蝓的道理呢!蜈蚣说罢,迈动它的小腿,气势汹汹地向蛞蝓爬去。
蛞蝓见蜈蚣前来挑衅,毫不紧张。它伸伸懒腰,把头上的触角弯了弯,又直了直,用嘴里的暖气温润着吐沫,等待蜈蚣走近。
蜈蚣刚刚爬到蛞蝓附近,还没有来得及施展一下威风,就被蛞蝓迎头喷来的一股又稠又黏的液体黏住,踉踉跄跄地摔倒在灶台上。
它想溜走,但脚和触须都乱纷纷地粘在一块,不能动弹,就象一只混身光秃秃的蚯蚓躺在那里。不大一会儿,蜈蚣就被一伙蚂蚁分着吃掉了。
蜈蚣的骄傲在于把暂时的胜利当作永久的胜利,自认为天下无敌,对一得之功盲目自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过分的夸大了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即使你能战胜蝮蛇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战胜蛞蝓。
古人说,生生相克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也是一样,每人都有得意之时,每人都有机会获得某种成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真得很牛了,也许只是机遇,也许你还没有遇到克制你的那只蛞蝓。要淡然面对自己的成功,不要把一时的成功当做永久的丰碑!
一时的成功说明不了什么,人生的路很长,也许下一刻你就会被打倒,也许下一刻就遇上了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不能骄傲自大。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个人很聪明,做事尽心尽力,很少出差错。可随着牲口、食物的储藏数目的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想了很多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但增加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于是仓颉又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表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黄帝见仓颉
本章 共5页 / 第4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