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暗黑大宋 > 暗黑大宋最新目录

第799章 不敢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那么迫切了,那时候王巨就恶心了。

但皇上当真是那种人吗?

赵顼虽然疑心病重,但不是兔死狐悲之人,关健不是赵顼,而是高滔滔,章惇哪里能想得到。

各个官员回到了各个部司。

可只是一会儿,赵顼又将各个大佬召到了延和殿。

西北捷报来了。

章楶用计,风雪定天都。

这一战成功因素很多,不仅是郭成他们所想的那样,恶劣的天气不设防,平夏城大捷所带来的双方士气变化,实际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

宋朝以前是被动的防御,直到范仲淹才首倡浅攻,但也是被动式的浅攻,前线活动范围不能太大,忠于或者投降宋朝的部族拉拢,顽固派的村寨剿灭,这样才有一个群众基础,那么一步步将堡砦往前推移,只要将整个横山地区用这种被动式的浅攻战术拿下,西夏不足为害了。

抛开王巨与章楶关于浅攻战术的交流……实际李宪与种谔所提出来的,也是范仲淹这种被动式的浅攻战术扩大版,不是种谔不及李宪,主要是徐禧不当选择永乐城。

平夏城之战实际是这种被动式浅攻战术的扩大版,并且是成功版。

但实际真正的浅攻,不仅是先在边境外先筑一城,倚据这一城,与西夏交战,真正的浅攻,还能倚据这一城,对西夏各驻军地发起进攻。

然而这个距离不能太远,最好在一百里地之内。

好了,且看荡羌砦离天都寨的距离,或者胜羌寨到萧关的距离。

然而仁多零丁哪里能想到?

况且随着天都寨周边地区防御的加强,宋朝除了在已筑诸堡砦之外,再也没有拓展新的堡砦了,又是这种恶劣的天气,天都寨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一万多宋军突然摸了上去,此役,不仅击毙了三千多名反抗的夏军,还俘虏了六千多名夏军,包括仁多零丁也被生擒活捉了,天都山不仅是西夏的重要咽喉要道,也是行宫所在,冬暖夏凉,虽然这个行宫规模越来越,还有许多贵族来此过冬,同样一举被郭成与折可适一一抓获。

天都山周边诸堡砦还有许多夏军,但这么多重要的人质被宋军捉住,甚至主将仁多零丁都被抓住了,群龙无首,一个个只好做壁上观了。

因此又让郭成与折可适掳掠了大量财富与牲畜,包括战马,两次大捷下来,前前后后共缴获了近三万匹西夏良马!至于牛羊更数不胜数。

赵顼激动地身体发抖,仁多零丁与仁多保忠父子,仁多保忠那就算了,可这个仁多零丁,在伐夏之战中,可将宋军害苦了。

“陛下,其实真的无所谓,我朝军事才能不亚于仁多零厄者胜于仁多零丁的大将有许多,臣随便举几个人,并且是活着的人,不章质夫了,李宪、刘昌祚、苗授这几人皆在仁多零丁之上,与之相仿佛或者不差多的人将领更多,姚氏兄弟,以及姚兕之子姚雄,苗履、郭成、折可适、王文郁等将,即便诸将,如刘法成长起来,也不会亚于仁多零丁。”

这段时间宋朝名将如云,关健是宋朝没有用好。

赵顼讶然:“李宪?”

“不错,臣以为人才不一定拘于那一类人。且看孟子所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岂能因为出身而论英雄,只要是人才,国家当用之,岂能因为宦官而象防贼一般。”

其实太监到了宋朝似乎真成了正面的英雄。

不要童贯。认真的童贯不差的,但他悲催地是遇到耶律大石。这样的枭雄,不要童贯了,即便岳飞过去,能不胜不负,那就算是好的了。

但是王巨却不知道正因为这句话,使得几年后,某些人始终不能欲所欲为。

不过王巨也不是有意想要拉拢太监,这番话是为下面将而服务的。

“当然,这次大捷当庆贺之。非是为诸将勇猛,国家如今真的不缺勇将。缺的是帅才。章质夫通过这几战,已经证明了他的军事天赋,而且也证明了他成长起来。这样,有了张商英等大臣理财,有诸公理政,有章质夫在关健时候掌兵,大宋必太平矣。”

也就是我走了,大宋只要用好这些人,就会太平无事了。

大伙又是叹息。

其实王巨反复地它,也是提醒其他人,俺们在宋朝呆的时间不会很长了,大家别以对俺疑心哪。

但这一役不仅是天都山,真正用意乃是萧关。

章楶风尘朴朴地从南方返回,王巨与之语良久,制订了大约的战略计划。

只是一个大概,具体的要章楶去谋划安排了,这个大约的战略计划一共分成三步。

第一步便是平夏城,第二步便是平夏城周边的堡砦。

第三步得看情况了,一看朝廷经济状况,二看西夏兵力损失如何。

其实第三步计划第一步便是奇袭天都山,第二步才是真正用意所在,萧关!

萧关若是占领意义重大,想要伐夏,比如宋朝大大前年伐夏的五条路线,无论是种谔的北二路,或者李宪的西路,都有些远了。最近的就是泾原路与环庆路。

环庆路因为王巨占领了部分横山,距离更近,但到达灵州也有三四百里之遥,三百余里也不算远,关健这一路多是盐泽盐碱地,补给十分困难。这才出现大量民夫随军而行的状况。

然而这样,无疑是很危险的。

或者从泾原路出发,那么得从镇戎军步步向前推移,那是刘昌祚的,如果是一般庸将,推到萧关,恐怕就推不动了。

如果萧关拿下来呢?

萧关以南是峁梁地形,但过了萧关,多是一马平川之地,前面就是鸣沙城,鸣沙城下去就是灵州,那无疑对西夏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但为何平夏城大捷后,宋朝没有向萧关推移?主要是离前线太远,群众基础薄弱,又孤在敌境,萧关地势又如此的重要,弄不好就成了永乐城之战,即便不是惨败吧,如果牺牲惨重,也不值得了。

因此第一步还是平夏城,大捷后派游骑于天都山活动,拉拢附近的羌人部族,同样也拉拢了部分萧关以南的各部,不过为了迷惑敌人,主要还在天都山周边活动。

但有了这些拉拢与接触,就会有部分部族倒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