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苏厨 > 苏厨最新目录

第三十章 县令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余庆奉诏除之,蜀人始欣然。”

“也因太祖此谕,蜀地从此安定下来。大宋各处施行榷酒法之时,而我独无。故赢西蜀不榷酒,河北不榷盐’之。可不光是酒这一项,盐,茶,亦在其粒”

程文应也叹息道:“其实少俞公所见极明:‘甲午之乱,非蜀之罪也,非岁之罪也,乃官政欺懦,而经制坏败之罪也。诏令不布,王泽不流,于是三盗乘而互乱,则奸臣之罪也。’可谓痛心疾首。”

知县也叹息道:“正因如此,立国之初,蜀人‘好读而不仕。’与朝廷格格不入,少俞公诗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当有所刺。这心啊,就没在一处。”

程文应笑道:“近年不是已经有所缓和了吗?我家两个不才,不也出了科场,理政料民了嘛。”

宋知县拱手道:“程公家学文章,下官是佩服的。”

完又苦着脸道:“回酒政,我眉州乃蜀中水路枢纽,四方商贾云集之乡。唉,不专榷还好,专榷之后,本地酒坊,反受嘉益转运过来的酒挤迫,寸步难行啊。”

程文应问到:“这是为何?既然专榷实行,那他州酒就不能入境了啊?”

宋知县道:“话是如此,可益,眉,嘉三州,一水上下,眉州离两头不过百六十里,顺风顺水也就一日夜路程。”

“人家的酒品质好,以前又是熟门熟路做老的关系。专榷之后,上下游太守对辖下酒水出境,都睁只眼闭只眼,独独为难我中游眉州。”

“向转运司申诉了好几次,始终杳无音讯。人家通过官船过来,品轶比太守还高,我区区一县令,能拿他们怎么着?这眼看就年底了,酒坊本务钱还差着一大截,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