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兰若蝉声 > 兰若蝉声最新目录

第一二九章 两宗溯源追国士 九阳出世斗玄冥(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风更疾,

“庆宗主莫非不知吴与扶余上古一体,

我北海氏曾为南国世家,为何我学不得孙氏拳?

我看这小子脚下东摇西晃,不知是哪里学来的邪魔外道,

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檀宗步法正宗!”

学孙膑拳,首先要练好孙膑步。

孙膑步乃是当代一切游身步法的鼻祖,主要依靠丁字步轴心的变换,频繁自如地改变攻击方向。

》》》》》敲黑板时间《《《《《

可爱的男孩纸竟然真的是武术名家?

对!孙膑的确是武术名家。孙膑拳直至今日仍有流传,袖里藏拳,象鼻拳,孙膑步是其最显着的特点。

依上一章所说,这一节我们要辨析一下李靖父子的出身。

今年来盛传一种说法:中国的塔建筑来源于印度,李靖父子的形象也来源于印度,这些印吹真不知道长的什么脑子。从本作开篇坚持读到现在的朋友应该对印度古文化几斤几两大概已经有所了解,一个连书写文字都没有成形的所谓“文明”,有什么文化系统可言?

塔,是浮屠引申出来的概念,这一点不错。但浮屠是浮屠,塔是塔。

浮屠就是budda,他的本意是佛陀。供奉佛陀肉身舍利的佛塔,也可以叫浮屠,但标准叫法应为窣堵波(stupa)。其式样就是雪区常见的佛坛,形如座钟,上有尖顶(见彩蛋章)。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它的下面有时还会修几围台阶,所谓七级浮屠,其级数就是台阶的层数。佛崇七宝,以七为尊。

所以浮屠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外形上,都和中国塔毫无关系。

但是浮屠这个东西在中国总要有称呼。塔,就是对于浮屠的一种意译。《集韵》:塔,累土也。塔在上古中文里就是土台的意思,后来用以代指佛门塔。

而中国塔式建筑是中国土木楼台的衍生。在中国本土道家信仰里,因敬天而崇高。殷王受造摘星台,越王勾践造琅琊台,魏武造铜雀台,其中都有类似今日塔建筑的了楼。之前我们说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落地就接受了道,儒两家的改造,所译汉文经文受到了这两大文化的影响,已经是一种新文化,新宗教,新哲学。不仅如此,佛家寺院的建筑,也按照殿堂楼宇,高低错落的中式布局进行了改良。

不过,楼台建筑和塔这个称呼的融合,确实发生在中式佛教寺院。在中土佛教庙宇里,印度塔一般位于寺院的塔林,存放高僧舍利,遗蜕。而中国塔一般是功能性的寺院主建筑。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相关联系。因此塔建筑出印度说可休矣。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这托塔天王李靖了。很多传言认为托塔李天王就是佛家毗沙门天王化身?!

证据呢?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位毗沙门天王,这位兄弟确实是引进神,他就是为中土佛道两家看门的四大天王之北方多闻天王。其佛家形象是一手持伞,一手握貂,是《封神演义》中魔里红,魔里寿的原型。另外,他还有一个形象是持戟怒目状。

如《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绅。

在《封神演义》,《西游记》成书前,毗沙门天王就是毗沙门天王,在中国神话体系拥有独立神格。没有任何典籍说毗沙门天王手中托塔,也没有任何典籍将其和李靖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李靖,其原型是唐代同名军神,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他不但通兵家,亦通道家,曾为道典《阴符经》做注,既《阴符机》。我们之前就说过,道家的神格是天,地,君,师,贤,是一种祖祭文化。李靖作为唐代军功最为显赫的人物,出身道家影响力最大的家族之一李氏家族,得入神班,也在情理之中。他在唐代的封爵为卫国公,故又称李卫公。卫有守卫护持之意,因此仙界托塔天王也是护持仙班的职能。后晋石敬瑭追封李靖为灵显王,这才是李靖真正的道家神位——灵感天王的正源。

后世有人篡改《真灵位业图》将毗沙门天王冠名于李靖之前,这是明显的伪本。本作当中已经提到了《真灵位业图》的来历。陶弘景全书不曾出现沙门二字。

还有人指出托塔天王所托之塔是浮屠的象征。你看,咱们为什么要先就塔这个概念掰扯一番呢?托塔天王掌中托的那个东西,你告诉我是浮屠坛?印式浮屠和中国塔完全是两样东西。

李天王托的这个塔是有名字的——三十三天黄金宝塔。

这个三十三重天,是有寓意的。原本道家讲的是九重天(《太玄经》),佛家讲二十八重天。后来佛教传入以后,道家一看,不行啊,人家楼数多,咱们不能被比下去,得加。所以道家就在佛教二十八天的基础上,又加了四梵天,共计三十二天,这是属于佛家的天。而三十二天之外,才是道教大罗天,大罗天凌驾于佛教诸天之上,为第三十三天。李靖亦是大罗金仙。

所以三十三的寓意,本来就含有了《封神演义》佛本是道,道法凌佛的寓意。黄金宝塔的制式,也是标标准准的中国塔。

后来因为三十三这个数字不是吉数,道家又在三十二天和大罗天中间加了三层三清天,凑足了六六三十六这个数字,算是吉利了。《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认为,此九天各生三炁,每炁为一天,合二十七天。通此九天,为三十六天。算是将九天说和三十六天说做了一个整合。

最早将李靖记入仙班的典籍,是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该书细数儒,道,释三教神祗,其中李靖明明白白列入道家,为玉帝座下大罗金仙,曾经打死“石计娘娘”,这就是其后《封神演义》中李靖打死石矶娘娘的出处。

再次提示,在文化兴起前,毗沙门天王从未和李靖概念捆绑。两者形象完全不同,因此李靖出毗沙门天说可休。

与之不同的是,哪吒和毗沙门天王倒还算是有些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基于错误的认知。这也有可能是后人将李靖与毗沙门天王做反向关联的唯一逻辑点。

毗沙门天王有一个儿子叫那罗鸠婆(nalakuvara),曾经被缩译为那吒。这里的那,读na,与唐音不同,而近现代音。“那”这个字,因为被用来大量音译na的读音,在中文的发音里也产生了变化,偏离了原本的读音ne。

哪吒就是那吒,这又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因为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