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坐下,葛子玉仍夸夸其谈地说:
“埔公!这兄弟是个最有才学而又有人品,精明谙练。江湖上又仁义,要说我翻唇弄舌,此兄弟胸中才学,果然在班马之上,就是人品,也属孔孟之流,浦公你看他写的文章,有一个字儿是闲话么?”
说完将文章递给刘湘,刘湘仔细一看他,长相美貌俊俏,标致龙阳,文章才思敏捷,书法笔力雄健。霍仁帆谦虚地说:
“学生匪才薄德,廖承过誉,多承厚爱,感激不尽。”
刘湘打开一看:
“窃以为国家民族存亡之关键,在于国民组织力之程度,圣人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而年来国内各项组织,形式上似甚勃勃,但究其实际,都以适当之条件末备,未能发生真实雄厚之力量,所谓适当之条件者何?日有中心,有恒心而已。无中心,则彷徨无所适从,向心力不坚,无恒心则团结不久,离心力必大。唯有中心之领袖,及有恒心之分子者,始足以称现代化,合理化之组织。真所谓强而有制,盗心屏息,则人心开治,众心归顺。
本社宗旨:进行修业,崇道尚义,互相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
此是一篇关于军队中建武德社的议论文,但见正文文笔秀丽端庄,文章流畅,金字辉煌,文不加点,埔公自头至尾,看了一遍,虽然不多几旬话,然而筒洁老当,有条不絮,兴利除弊,语多中肯,心中大喜,颇为满意地说:
“还好!初出茅庐。尚不失他的本色,这种人倒是老实人,是不会说假话的,究竟他还没有沾染官场习气,说起话来也不会蒙蔽我们。其文彩比我等纠纠武夫到底还要高一层。”
一席话挑起了青年才俊们心病,无不唏嘘感叹,刘航琛说:
“埔公所言极是:中国的官都是熬资格出来的,等到顶子红了,官升足了,胡子也白了,耳朵也聋了,火性也消灭了,人人办事的习气都是捱一天算一天,等到实在捱不过去了,尽是屎到门门才来挖坑,旱不忙,夜心荒,半夜起来补裤裆,糊里糊涂敷衍了事,一句话是腐败不堪的,人老就犹如一天已过了半天,他的精神更是磨的一点也没有了,人人都只存着一个省事的心,事情弄好弄坏,都与他毫不相干,只求不在我手里弄坏事,便万事大吉了。”
“极是!极是!”
众人无不附合着说,刘湘说:
“古人云:为国求才,明经取士。诸位青年才俊,资格虽浅,肚子里都是有主意,有才华的,所以今天我要不拘一格地提拔有才干的年青人来辅佐我,大展鸿图。”
“效命埔公!万死不辞!”
“那些军情政问的书束,如流水般似的往来,我又没得工夫料理,兄弟来了务必理个提纲,摘个简要!”
“是!”
果然一天到晚,案牍如山,宵旰忧勤,昼夜劳苦,通不得闲,将这来往积件全都干干净净整理完毕,理个纲目,交给刘湘,刘湘大为赞赏。
霍仁帆利用这千载罕逢之机会,平地登云,扶摇直上与凡人分隔云泥,天悬地隔了。真令人又羡又妒,何异于登仙,初入仕途,两眼漆黑,他却最爱结交朋友,上任后,身着崭新的戎装,走到那里,仪从喧喝,前呼后拥,何止十数持枪卫士左右跟随,在重庆城的大街小巷,坐着福特轿车呼啸而过,到处拜访各公口舵爷,果然声气广通,交游开阔,好不四海。整日好酒好肉,锦衣玉食,何等荣耀,何等光辉,到处卖弄他的风云雷电,以显示他的声光。江湖上的人,无不刮目相看,名噪一时,官禄临门,趋附如蚁,真是:
欢从额角眉尖出,喜向腮边笑脸生。
蒋介石正任命刘湘为长江上游剿匪总司令,霍仁帆便为总司令部军法处书记官。此时刘湘已有七个师,分别是唐式遵、李雅材、王陵基、王赞绪、范绍曾、向成杰、潘文华、朱宗悫、刘熙监任总参谋长,刘湘在老式军人与朱德同为云南讲武堂毕业,追随蔡锷讨袁,与刘文辉本是同宗,二人始终不合,都想当四川省主席,刘航琛出的主意发行了债券,获得大量现金,购买美,德武器,将潘文华六万余人的装备全部更新,轻重武器全川第一,自从刘湘占领重庆,万县、宜昌等川东广大地区,刘文辉占领川西,成都西康地区,刘湘派潘文华率本部猛攻成都,企图拿下这块肥腴之地,大军行到荣昌,永川地段,即遭邓锡候部阻击,特别是邓国璋部,更是英勇善战,作战顽强,据险而守,专打夜战,个个奔跑如马,潘文华武器虽好,也屡屡吃亏,潘文华来到川东行署,与刘湘商议,刘湘极其器重潘文华,只因潘文华此人文化最高,最年轻,有大志,比那些川军将领,他是最有前途,有才干的年轻军人,刘湘,刘熙监,潘文华,霍仁帆四人坐定,潘文华说:
“埔公!参谋长!我军行至荣昌地段,前有邓锡候部阻击,我军以重炮阻击,郑锡候部倾刻崩溃,我军乘胜追击,谁知邓锡候部弃了阵地往山沟里钻,我军追去,不见了人影,掉头欲回,山上、山下打起冷枪,我军循枪追至,又不见了踪影,回到行营,邓锡候部又来偷袭,一打听,原来这支部队是土匪出生的邓国璋部。
“邓国璋。”
“对!”
刘熙监是个老夫子,熟读中外兵书,自幼立志欲成诸葛孔明,刘湘拜为军师,任命为总参谋长,刘航琛为财经科长,有二人相助,刘湘的事业如日中天,刘湘便萌发统一川政的决心,但蒋介石始终耍二面派,一面支持刘湘又一面扶助刘文辉,使二人相消耗,刘熙监说:
“这个邓国璋二十多岁就拉棚拖滩当棒老二,在綦江,专在川黔道上剪径,拦劫过路客商,与曹天泉一度占领了东溪,后被邓锡候招安,从营长升到师长,此人为仁字号:在江湖上很讲义气。”
霍仁帆赶紧说:
“埔公!邓国璋部队,曹天泉部队杀人越货之况我均见过,他们的战法完全不同于正规军,而且他们的士兵均是水上纤夫,矿工,乡民,战术灵活,动作轻快,我军与他交手,必吃亏,他既然讲义气,不如以袍哥名义,劝说他归顺埔公。”
“此计最妙!不战而屈人之兵,则善之善则也。”
“埔公要是找不到人,我去,邓国璋的手下都为綦江人,说不定能见到一二个熟人。”
“带多少钱去?”
“五万块大洋,再加埔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