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浪沙洲 > 浪沙洲最新目录

第四十四回(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们情绪高昂地高呼口号,三青团员霍于康却悄无声息地溜出会场,到渝南卫戌司令部将钱正三人的情况汇报,稽查处立马派督查长王珏前往文成中学调查,王珏带着七、八个宪兵,分乘二辆美式喜普车,手持美式冲锋枪威风十足地来到恒昌裕,王珏说:

“你们等着,我把文成中学老板请出来。”

霍仁帆也是刚刚从熊其翔的办公室回来,王珏跨进来说:

“霍专员!别来无恙!”

霍仁帆一时摸不到头绪,但转而一想,心中无冷病,不怕吃西瓜,说:

“这位长官贵姓?”

“本人重庆卫戌渝南司令部督察长,王珏。”

“哟!王督察长,请坐!”

“不用了,我奉司令之命,专门来调查钱正等三人的共党之事,我还有七、八个兄弟在门外候着呢!怎么样?跟我们走一趟吧!”

“王督察长,不急,来呀,把门外的几个兄弟都叫来,摆酒!”

他出门把七八个宪兵叫了进来,丫环们早已排上一桌丰盛的酒席,这王珏本是酒肉之徒,七、八个丘八将枪放下,风卷残云般地吃喝起,酒足饭饱之后却说:

“霍专员!兄弟也是例行公事,无论如何都要随兄弟去一趟渝南司令部。”

霍仁帆心想自己反正不是共党,走就走,便跟着上了吉普车,汽车一溜烟地开到刚成立不久的渝南警备司令部门口,王珏引着他进去从门内走出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党的公子哥很面熟,不由脱口招呼:

“李贤弟!”

“哎呀!大哥!怎么在这里见到你呢?”

两人相见,格外亲热,相拥相抱,原来李贤镇是霍仁帆在重庆吴厚安家牌桌上结交的老朋友,当时李贤镇任重庆卫戊司令部副官处上校副官,后来李贤镇要到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霍仁帆与吴厚安设宴为他钱行,霍仁帆专门挑选了四位美丽妖娆的妓女犒劳李贤镇,说:

“兄弟!到了陆大,你就要饿饭哟!这几天好好享受享受!”

“大哥如此心痛兄弟,兄弟永世不忘!”

李贤镇把几个妓女一阵好耍,临别的那天,又打麻将,八圈下来,霍仁帆竟输三千块大洋给他,差二千未付清,霍仁帆说:

“兄弟放心,等几天款子到帐,我给你汇来。”

“大哥!此事算了!”

等到李贤镇赶到遵义陆大报到时,传达室通知他:

“有人给你汇来二千块钱!”

李贤镇接过汇票一看,汇款人霍仁帆,当即兴奋地伸出大指拇说:

“霍老兄对红心,够朋友!”

李贤镇惊喜地拉着霍仁帆寒喧:

“大哥!现在何为呀?”

“兄弟我早已退出军界,刘航琛部长,何应钦将军关照下,做了缉毒专员,兄弟在干啥呢?”

“自从与大哥一别,上完陆大,现正在这渝南警备司令部作少将参谋,哎!今天又作何事呢?”

“王督察长说我是共党,硬把我拉到警备司令部来!”

“哈哈哈!你是啥子共党哟?走!我们一同去见张司令。”

三人一起走进司令部,这司令部原来由三皇庙改造而成,三皇庙香火不旺,县里便让给军方,四周架上了机枪,驻上一千人的部队。司令为张轸,也是一个久混江湖之人,极其豪爽仁义,军界,江湖都有名气,喜好结交江湖英雄,长相是大眼睛,厚嘴唇,悬胆鼻,矮个子,五短身材,黑皮肤,李贤镇说:

“司令!这位便是我平时讲的恩人,霍仁帆,霍大哥。”

“司令!”

“哎呀呀!百闻不如一见啦t兄弟久仰久仰,李参谋说你仁义得很,早就想与老兄结交结交啦!”

“司令!他所办学校已二次闹共党了!”

“哎!误会!误会!他是啥子共党,财钱嫖女人倒有本事,是我们四川的花花公子,大少爷,既有钱又有义气。”

张轸平时里多次听李贤镇说及霍仁帆的为人,王珏还想说,张轸便瞪了他一眼,竟开肆了霍仁帆说:

“行了,把逮捕令撤了!”

霍仁帆见张司令也是爽快之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对张轸说:

“报告张司令,不便我不是共党,逮捕令上的三个老师也不是共党,请一并将他们撤了!”

“王督察长!通知下去,将钱正,李云风,夏理云给撤了。”

“是!”

王珏知趣地走了,李贤镇打围场笑着说:

“好了C了!今天我作东,到我家喝酒。”

说完拿起电话把它摇通说:

“接九十三军,找陈军长,喂!陈军长吗?今晚到我家喝酒,介绍新朋友!”

“那位?”

“你来了便知!”

“喂!杨县长吗?今晚到我家喝酒。”

“早该给你老兄作东啰!”

“哈哈哈!”

李贤镇放下电话说:

“走,到我家!”

于是三人分乘普车直扑李贤镇家,上升街,电话中的扬县长,名叫杨卓勋,李白英走后,刚接任綦江县长,本是四川郫县人,毕业黄埔军校第四期,原任江北县县长,在江北县期间,刮尽民脂民膏,饱肥私囊,官声狼籍,百姓怨声载道,离任时,百姓送他一个绰号——杨草鞋。何谓草鞋,四川人有句土话:“穿起草鞋从你肚子走过——油襟襟都不给你剩点。”刚从江北县奉命调来綦江任县长,一上任就变本加历,比起在江北县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改田赋为改征实物,按田赋赋额的比例征购粮食,即每赋额猪肉折征购稻谷十一市斤,每赋额一元折征稻谷一市斤,并将拆征稻谷数分为二,即一半作征粮,一半作购粮,购粮价格则以官平价每市石一百元,只付百分之三十现金,百分之七十则发给粮食库券。以小麦,包谷抵缴者,则按小麦七市斗,包谷八市斗拆抵稻谷一市井的标准征收,又分五年偿还粮食库券,每年以面额的五分之一抵交应征田赋,年息五厘,利随本减,而进市价大米则有高达二元五角一斤米。杨卓越勋除上缴兵粮,剩余大米转卖市场,大赚其钱。此人年纪不大,却贫得无厌,他对手下人说

“进钱粮之际,香里头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