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七十九回谭济舟血洗篆塘场,尹茂松巧缴乡丁枪。
张奎虎活捉王伯章,英雄好汉视死如归。
第二天,接受任务的人各自分头下山,每人便装打扮。先说庹化南身穿丝绸长袍,带上一个亲随,怀揣手枪,俨然一位稳重持俭的生意人打扮。抄小路往高青乡进发,一路竹木扶疏,玉兰辅雪,满地余香犹在。早晨出门,截岗逾陇走到天黑,才到了郭扶场,场上已是灯火通明,乡场的人家依旧沿袭古老的生活习俗,女人依旧是做不完的家务事,男人们不是在冷酒馆里喝酒,便是在茶馆里听戏,庹化南二人找了客栈住下,对店小二说:
“小二!你认识杨耀庭不?”
“先生!那还用说,场上那个敢说不认得杨大爷。”
“麻烦,传个话:就说他表叔来找他,请他来客栈相会。”
“没得问题!”
店小二热情地来到乡公所,笑嬉嬉地对杨耀庭说:
“杨大爷!你表叔在客栈里住起的,叫你去见他。”
杨耀庭在郭扶场出了名的土皇帝,在中日战争中川军任连长,随刘湘出川抗过日,战争结束后被裁了下来,回到郭扶场,年迈的郭扶老乡长见他身强力壮,又当过兵,长相憨厚粗鲁,络腮胡,大脚大手,脾气暴燥如雷。谁要惹了他,他便动手动脚,老乡长拉他当乡队附,老乡长退下后,他便接了乡长。他表叔在本地住,几天见一次面,那个龟儿子吃了豹子胆,占他欺头,骂道:
“放你妈的狗臭屁,我表叔前几天才看到的。”
“杨大爷!真的有个人说是你表叔,在客栈等你。”
杨耀庭转念一想,此人必有来头,谭济舟安排了杨耀庭潜伏下来,收集情报,杨耀庭便与店小二来到客栈,上了二楼客房,敲开了门,见是庹化南,惊叫:
“哎呀……”
“杨连长!认不到人了?”
“庹,,,!”
“进来说话!”
“杨大爷!我说是你表叔,你还不信!”
杨耀庭不敢违命,进了客房,对店小二说,“你下去,不准跟任何人说,有人来了报个信!”
“要得!”
店小二说完下去,杨耀庭坐下,庹化南说:
“杨连长!你也是老党员了,为党国出生入死多年,《总裁训话》可曾读过?”
“读过!读过!”
“好!实不相瞒,我是来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看你在党国危难之机,还是不是忠于党国?”
“庹司令!我是永远忠于党国,忠于三民主义的!”
“好!共军在你乡有多少人?”
“不多,共军只有十六个官兵,但武器精良,全是连发快枪,又从东溪随时调兵,工作队长黄义乾,带着九个嫩头尖的小青年,其实权是东北虎区委书记尹茂松,副队长毕先宽,这二人皆油盐不进,很难对付。”
“不要你去对付,你只须把乡公所的人枪拉出来,怎么样?”
“庹司令!大多数保豆是没得问题,有几个保丁已经偏向共党了,我已调不动他们了。”
“有好多算好多,现在谭司令在哪里?”
“在风门,山洞子里。”
庹化南一听倒抽一口凉气说:
“谭济舟呀!谭济舟!这风门虽近青山,防备虽险,若共军把几条险路一堵,只有在洞子里等死哟,好了,你回去,不要吱声,我到风门去一趟,然后明天晚上九点派人到这里联络。”
“庹司令!我去了!”
杨耀庭出门左顾右看,见街面无常,方才大摇大摆回乡公所,然后派人到十个保去叫保长到他家喝酒。世上那有不透风的墙,原来这篆塘征粮工作队长黄义乾,毕先宽,尹茂松三人领导,消息传到黄义乾的耳朵里,找来毕先宽,尹茂松商议,尹茂松问:
“黄队长有什么情况?”
“有同志向我反映:杨乡长正召集十个保的保长在他家喝酒,情况有些异常!”
毕先宽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兵,说:
“我看这个杨耀庭,说起话来皮笑肉不笑,口是心非,奉承人的好话多。谭济舟又在我们附近,他们肯定有勾搭,我担心他会在谭济舟的策动下,他会把十个保的人枪拖上山去。干脆先收枪。”
尹茂松书记说:
“这个办法好,把枪给收了,马上干,赵壮飞,赵正谋你二立即去杨耀庭家,叫他通知各保保丁明日下午到乡公所集合,听我训话!”
“是!”
赵壮飞,赵正谋两青年接到命令,来到杨耀庭家。乡丁传话进去,里面正喝得起劲,杨耀庭听说工作组找他,他刚把事情讲明,一、二、四,十保的保长犹豫不决,其他保长基本搞定,愿随乡长上山。杨耀庭刚啃完一根猪腿,油亮亮的双唇,红丝丝的双眼出门说:
“兄弟!进来喝二杯吧!”
“不了!杨乡长,尹书记刚才说:明天下午,全乡十保全体人枪到乡公所听尹书记训话。”
“哎呀!不是前几天听了训话吗?”
“这回训话,全体乡丁必须到,这是命令。”
赵壮飞加重语气,然后回到工作队,毕先宽,尹茂松,黄义乾正在商议明天下午的行动计划与具体的分工。杨耀庭板起脸回到屋里,有保长问:
“乡长!有啥事?”
“噫!怪哉!共军是不是听到了啥子风声,他叫我们全保明天下午到乡公所听尹书记训啥子话,我看这两个崽儿神色不对,弟兄们!明天都不要去,直接到风门路口见面!”
十个保长见是乡长的话,也不敢不听,拖声拖气地说:
“要得吗?”
“大家散伙!”
十个保长从杨耀庭家闪出,各自回保,走出场口,一保保长把二,四,十保保长喊道:
“杨乡长叫我们拖枪上山,来了共党,你我过得也不错,我担心上山会死路一条。”
“刚才要是不答应,杨乡长肯定会打死我们,明天我们都不去风门,还是跟工作队走。”
“要得!”
于是分手,各自回保,不在话下。庹化南与亲随直上风门,这风门当地人俗称风口袋,是大青山的一支脉,只见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