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明正身,另一方面也是有着照顾之意。
摒弃所有杂念,王攸心的摊开考卷,正如老师林如海给自己往届乡试的考卷内容一致,这第一场考的就是四书里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摘取其中的某段名篇,随后将其中的一句话或者数句话遮挡掉,类似于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词默写。
不过令王攸意外的是今年的这第一场考卷之内,居然多了一道新题型,那就是作诗,题型是是让考生以四君子为像各作一首,共四首,必须是七言绝句。
王攸原本是打算将古人所做的诗词往上誊录,做一回儿文抄公的,后来一想,这个红楼世界中时代根本不可考,如果这个世界是架空的,但有些人却和现实世界一样都存在在史书之类,所以他们的诗词自然是被收录了下来。
想到这,王攸冷汗涔涔,这作诗着实不是他所擅长的,诗词除了讲究平仄押韵之外,更多的是要将所描述的东西能够完美的展现出来,若是其中夹杂着人生的抱负和理想就能够再次升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看来自己是把此次乡试想的过于简单了。
不得不,这新题型着实让王攸措手不及,但这题型也是个机会,是个拉开分数的机会。他需要思考解决的办法,若是胡乱作诗,想来最终这考卷分数必定不高,若是抄录的诗是大家名篇,那么不这题无分,想来也会被人耻笑。
王攸站起身,在考房里来回踱步,思索着破题的方法,但始终迟迟不敢下笔。
“不,我要冷静下来。”王攸再度坐了下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心里不断的暗示自己。
上面的四书内容默写部分他已经全部答完,字迹工整,少有涂黑划改之处,顺便还检查了一遍,当看到其中一句出自《孟子》的‘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时,王攸突然想起这句话的上一句: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这上一句的内容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取长补短,自己不擅长作诗,这是自己的短处,然而的自己的长处就是书读的多,更为重要的是我知道事情的大概走向。”王攸自言自语的分析道,“这红楼梦中的时代固然不可考,至少采用未来之诗也并非不可取。”
想到这,王攸灵光一闪,这诗词作答想来必须要做一回文抄公了,不过这对象的选择也只能局限于现实世界中的清朝诗人了。
于是,就四君子的七言绝句诗词,王攸只能厚颜无耻的以郑燮《山中雪后》,《竹石》,《盆兰》誊录了上去,这两首诗词一者写梅,二者咏竹,三者诵兰。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枯荣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至于最后一首关于菊花的,他想了想还是自己写了一首。
最后等待答卷上的墨汁干了之后,他将答卷上交给了主考官。
接下来,八月十一和八月十五举行的另外两场不出意外,王攸皆是将答卷做完后,交了上去。
此次乡试结束后,王攸便是带着川儿魏畑六人再次乘坐画舫回到了扬州,此刻的扬州林宅之内,王攸,王子腾和林如海三人在茂竹园内的一间屋内,不过此时的王攸却是跪在地上。
“你那咏菊的诗和前面三首比起来,简直不堪入目。”林如海手上拿着王攸答卷的副本,出口训斥道。这副本正是昨日王攸从金陵回来后,林如海让他根据回忆将所答的文字誊录出来。
“弟子不会作诗,给老师丢脸了。”王攸悻悻的回答道。
“也罢,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起来吧,接下来就等消息吧,其它的我看了,都还算不错。”
“是。”王攸躬身占了起来,随后便是找了个最下首的位置坐了下来,然后端起一旁案几上早有丫鬟沏好的茶水,一口饮尽。
此时的江南贡院审阅处,数十个监考官聚在一起,正在审阅今年所有考生的答卷,依据得分先排出大概的名次,此刻落在主考官莫青山面前的是三份考卷,这三份考卷字迹明显出自一人之手。
“莫大人,这是我等下官从众卷之中挑出的最优一份,请大人裁夺。”听着下面的同僚的话,莫青山点点头,随后听他道:“你们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答卷拿给我看一下。”
“是,大人。”
话音刚落,两个监考官将同样的三份考卷递到了莫青山面前的书桌上。
莫青山除了是此次江南贡院的主考官,更是文渊阁大学士,此次奉圣上之命来江南之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自然马虎不得。
“道林,明和,你们二位也一道来看看吧。”莫青山对着身后坐着喝茶的两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客气的道。
两人均是站起身,向着莫青山拱了拱手,便是来到莫青山的身侧,一同看着眼前的九份答卷。
由于答卷事先将考生姓名全部遮挡住,为了便宜主考官审核,监考官细心的在答卷上标注了甲乙丙以示区分和名次等级。
“这甲卷之中诗词部分那首咏菊真是文笔不通,与前三首相比不像是出自一人之手,真是奇怪。”被莫青山唤作明和的中年人疑问的道。
“想来是这考生故意为之。”那道林冷哼了一声,显然是很不满意,“我看乙卷虽作诗一般般,但中规中矩,更何况关于策问回答的不错,当为头名。至于那丙卷对于时事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虽辞藻华丽,但华而不实。”
莫青山一言不发,他自然知晓这两位也代表了朝中的派系之争,尽管知道这是圣上为了平衡势力的手段,但如今这派系之争却是愈演愈烈,甚至其中有着圣上和太上皇的影子。
许是被二饶争论吵得有些心烦,莫青山呵斥道:“都是为国家办事,自然要以圣意为先,二位还是不要夹杂一些个人感情为好。”
“大人的极是,不过有些人就是看不清局势。”周安瞥了一眼,语带讽刺的了一句。
“周明和,什么局势不局势的,莫要胡搅蛮缠,还没塌呢!”梅墨愤怒的反击道。
“够了,当着这么多下级官员的面,不要失了朝廷的脸面!”莫青山面色一肃,“综合来看,丙卷确为第三,至于甲乙二卷,甲卷稍优,当为头名。”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