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天飞传 > 天飞传最新目录

第58章鬼蓬夜话(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发动起义夺取西贡市区。

这次奠边起义不再沿用林红阳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成西贡王家军,王先骏任总指挥,徐安国任副指挥,下辖三个作战小组:以原林红阳在沙田、棉泰旧部为主力的编为作战一组,组长董文璋;以芽庄、大力等地区农民为主力的编为作战二组,组长李新亚;以古芝、永隆等地区农民为主力的编为作战三组,组长郭明山。参加起义的人员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组成了一个作战队。起义军以夺取西贡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作战队的行动计划。

三天以后,奠边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民兵和农民,首先破坏了沙田至奠边府以及棉泰至奠边府的两段栈道,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作战一组从西贡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五天后占领了平江县。这时混入起义军的邱国轩乘机叛变,当作战一组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董文璋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被迫向海阳转移。作战二组在西贡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丹、许陵,又北进占领上坪。由于部队麻痹轻敌,三天后陷入姜肯迪优势敌人的包围,队伍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作战三组随后在西贡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两天后又占领东门市。姜肯迪派陈龙、张虎兵分两路包围作战三组,该组被迫向海阳撤退。

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宋文初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西贡的计划,并以参谋总长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西贡海阳县文家庄集结。不久以后,各路起义部队均来到海阳县文家庄汇合。当晚宋文初、王先骏与各作战小组里的骨干成员召开了紧急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作出改变了攻打西贡市区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第二天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庄向西贡南面进发。三天以后,起义部队在西贡乌程芦溪镇突然遭到姜肯迪的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王先骏牺牲。又过了两天,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雨水并没有冲走作战队的反姜热情,两天后,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九龙湾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宋文初召开了骨干小组会议,决定对随行人员进行整编,这就是着名的"九龙湾改编"。经过一系列的人员调整与纪律整改,宋文初带领焕然一新的起义队伍离开九龙湾,开始向钻石山进军。一天后,起义部队到达湄公河山脉中段钻石山脚的嘉定村,并在这里开辟了一块新的革命根据地。

苏晓芙收到曾阿三的求救信以后,找到毛建国商量援助政策。毛建国综合考量以后,决定派大将刘少安去支援佛州。苏晓芙从毛建国那里回来以后,马上找来了两个江湖杀手,一个叫荆无命,一个叫荆无力,派他们去行刺罗思福和杜卤门。苏晓芙早已对罗斯福怀恨在心,此次从毛建国那里听说了苏大林惨死的具体情况以后,更是怒发冲冠,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罗思福和杜卤门这两个奸贼杀掉泄愤。

刘少安来到佛州以后,经苏晓芙、曾阿三联合参谋长会议同意,任命刘少安为军长,王少平为副军长,史密斯为参谋长,布莱特为北河护卫队长,吉姆为迈州护卫队长,齐牧为冲锋队长,马洛为后卫队长。

按照刘少安设计的体制,上述军队领导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各路队长是最高参谋部的成员,参与最高参谋部制订作战计划的工作;另一方面,各路队长是整个军事行动中指挥具体作战的将领,拥有各自的参谋部。为了夺回上龙湾的控制权,刘少安将布莱特的北河护卫队完全收于自己麾下。他把首批冲锋陷阵的队伍由三个分队增加到五个分队,其它细节交由王少平和史密斯去负责处理,自己则去关心他认为更为重要的问题。

刘少安意识到,领导权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他要求冲锋队长齐牧在他的控制之下进行上龙湾战役。这个决定遭到齐牧的部下哈里斯的反对,这使一贯处事谨慎,态度和蔼的刘少安大动肝火,他于第二天当众宣布:"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我将呈请参谋总部免去齐牧冲锋队长之职。"齐牧的参谋长哈里斯不得不同意把冲锋领导权交给刘少安指挥。吉姆和马洛的队伍也都作了同样的安排。接着,他与曾阿三又达成了自负盈亏、军饷平摊的协议。这样,冲锋陷阵控制权的问题就被刘少安解决了。

早在刘少安尚未到来的时候,曾阿三就在北河成立了联合参谋机构,与陈光、李瑞共同研究和拟制夺回上龙湾的作战计划。刘少安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主持制订的"跨时代"作战纲要,包括:在凭祥隘道登陆并突破敌军的防御阵地;用两个集团军群实施宽大正面追击,重点是在左翼取得必需的高平据点,进逼姜肯迪边境并威胁原太地区,右翼要同时从南面进攻河内,与北河的兵力相连接;取得升龙、东关以及还剑湖等关口,以便沿着姜肯迪占领地区的西界建立新的基地;按照两翼包围原太的方式发动最后进攻,重点再次放在左翼,随后朝着当时决定的特定方向直接突入艾草威的河内总部;攻击发起日定为三天以后。与此同时,集中于北河的自卫队加紧进行以骑兵步兵作战为重点的协同作战演练,相当数量的弓箭手和铠甲兵等逐步装备成为机动分队随时听侯总部调遣;骑兵频繁出动,以重创姜肯迪的防守,掌握冲锋权,孤立突击地带;情报部门通过"波斯猫"和"九尾狐"情报破译机构获取姜肯迪的情报,气象部门则密切注视气候变化;开始制造雕堡和防御塔,铺设通往前线的粮草输送通道;采取军事欺骗措施,使姜肯迪的最高统帅部判断失误。

"跨时代"行动实施前夕,刘少安在佛州共集结兵力10个分队(5000人),战马1000余匹,战车90余辆,刀剑3000余柄。处于防御地位的艾草威西线部队(辖刘港、陈缅联军)共39个分队;盟友张澳和李泰指挥的北部防御军队,力量明显薄弱。令人费解的是,艾草威的指挥权颇受限制:无权向张澳、李泰下达命令;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无权调动任何作战队;战斗行动地域及驻扎部队管辖的范围,越界纵深不得超过10公里。此外,艾草威、张澳和最高统帅部之间在防御计划方面亦有较大分歧。

三天以后,在盟军作战会议上,刘少安根据气候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决定将攻击发起日再向后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