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记者又问:“那么,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呢?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请问,你会加入国家队,帮助国家男篮打奥运会吗?”
林辰点了点头说:“我会!我已经准备去国家男篮报到,同时,参加赛前的奥运热身比赛。”
“我希望能够帮国家队拿到奥运冠军!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至于我将来的打算,我想,我或许会尝试着触电,去演几部影视剧,去唱几首歌。我也有可能会从事医学或者教育方面的工作。当然,前提是我对那个行业有兴趣。”
当林辰说到他的心愿是帮助国家男篮拿到奥运冠军的时候,整个机场大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林辰回国之后,他马上就去了国家队报到。
这让国家男篮杜风信心大增。
林辰随着国家男篮集训了两个礼拜。
到了6月25日这一天,林辰先后收到了苏语嫣和方冰发来的微信。
苏语嫣告诉林辰,她在高考中拿到了743分的超级高分,满分750分只丢了7分,一举拿到了粤省理科状元。
同时,这个得分也是全国最高分。
当然,国内各省用的卷子是不一样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粤省这样的大省,一般用的都是题目更难的全国1卷。
由此可见,苏语嫣这个743分的高考成绩是何等的难得。
更难得的是,苏语嫣是初中生直接从初三跳到了高三参加的高考,她年龄才不过16岁而已。
这让苏语嫣轰动了全国。
国内的媒体都在一窝蜂地报道苏语嫣的事情。
而苏语嫣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之前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而且,成绩也是非常差的。
她是接受了林辰的一对一辅导之后成绩才突飞猛进。
这让林辰又是火了一把。
全国人民都在惊叹:搞了半天,在NBA一举成名的林辰竟然也是个学霸级的人物。
方冰这次的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
方冰拿到了711分。
她比苏语嫣少了32分。
但是,这个分仍然让她拿到了粤省理科高考的第二名。
但大家都为她这个第二名感到委屈。
因为,方冰这个第二名的成绩在很多用全国1卷的省份都是可以轻松拿到理科状元的。
今年的高考题目有点儿难。
这个也可以从粤省的理科第三名的成绩看出来,粤省的理科第三名考了687分。
而不少的省份,687分都可以成为理科第一了。
方冰是粤省理科的榜眼,她受到的关注比第一名苏语嫣小了太多。
但是,仍然有记者挖掘出了方冰的故事:一个高考前三个月还是差生的女孩,因为接受了林辰的一对一辅导,结果就一下子凤凰涅盘,一举考出了711分的超级高分。
这又把林辰给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方冰的父亲方坤林也是激动坏了。
他亲自给林辰打来电话,告诉林辰,为了感谢林辰的帮助,他会给林辰包一个亿元大红包。
方坤林是有钱人,既然愿意再给点钱,林辰自然也就笑纳了。
……
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招生工作。
但与此同时,华国男篮也开始进行奥运赛前的征程。
他们接连和来自欧洲和南美的篮球劲旅打了4场热身赛。
对手分别是塞尔维亚男篮和阿根廷男篮。
结果,华国男篮均获胜。
而在比赛中,林辰的表现可谓是十分的抢眼。
林辰在比赛中不止是得分,他犀利的助攻和快速精准的防守,都极大地帮助了华国男篮。
要知道,塞尔维亚男篮,那可是欧洲劲旅!他们国家队中有众多的NBA球星。
但即便是这样的世界级强队,到了林辰面前,也只能是受虐。
塞尔维亚队中的NBA球星见了林辰甚至纷纷围着林辰给林辰要签名或者要求和林辰合影。
由此也可知,林辰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多么崇高的地位。
……
奥运会开幕之前,奥运男篮的比赛就开打了。
本届奥运会,华国男篮和3支欧洲劲旅、1支北美强队、一支亚洲球队分在一组。
欧洲队分别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北美强队则是美国队!
亚洲球队为伊朗队。
可以这么说吧,这个组就是个典型的死亡之组。
6个球队要争最后4个出线名额。
美国队、西班牙队、意大利队那都是公认的超级强队。就算是德国队的实力都不算弱。而伊朗也是号称亚洲强队。
虽然分组形势不是太好,但国内舆论都很是乐观。
因为我们国家队有林辰嘛!一个林辰可以抵得上两个NBA超巨了。
小组赛比赛结果,在林辰的带领下,华国男篮连胜了5场比赛,昂首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了8强。
在小组赛中,华国男篮与任何其他球队的比赛都是相当轻松,每场比赛,华国男篮都可以轻松赢对手至少10分。
这让国人都是十分的振奋。
进入淘汰赛。
华国男篮第一场对阵巴西队,轻松以93:67分拿下了胜利。
众所周知,国际赛场上的规则和NBA的规则是不太一样的。国际赛场上的防守更加的激烈,篮下竞争非常的凶狠。
所以,在国际赛场上想要拿到高分更不容易。
但林辰得分还是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毕竟,他的射程是没有任何的局限性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可以投篮得分。
而一旦对方对林辰使用了双人包夹甚至是多人包夹,林辰就会用传球助攻来杀伤对手。
在奥运赛场上,林辰的得分仍然惊人。他每场比赛的最少得分都在30分以上,杀红了眼的话,单场也可以拿到70分的超级高分。
对手对林辰的任何防守策略都没什么效果。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