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镇海王 > 大明镇海王最新目录

第1章 开局连把刀都没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为有限的,遇到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能够勉强过下去,可是现在是冰河期的开始,在冰河期的影响下,寒地冻,粮食的产量大大减少,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

即便是地主,在农民没有收获的情况下,地主家也不会有多少余粮,而且收上来的都是粮食,想要餐餐有肉,地主家的日子也没有这样奢侈。

刘秀才虽然是秀才,但是家里仅仅只有祖上传下来的十几亩田地,也正是靠着这点田地,刘秀才的母亲王氏才能够将刘秀才送去私塾读书,考到了秀才。

但古代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普通人家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一个读书饶消耗,一般也只有家底殷实的地主之家才能够支撑一个读书人。

古代首先就是需要一笔不菲的束修,这束修是给私塾老师的,一般越好的老师,束修就越贵,毕竟老师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的,不可能免费教你读书写字的。

除了束修之外,读书所需要的笔墨纸砚同样非常贵,别的不,单单是书本这个在现代稀松平常的东西,在古代就贵到让人难以置信。

在古代,没有现代先进印刷技术的情况下,一本书要多少钱呢?

以宋朝为例,一两黄金兑钱36贯钱,有本书蕉大易粹言》,,,而黄金在现代大概要300一克。

所以,印这么一本书,成本就需要840块钱,后来还有个官员专门给书籍定价,这本书更是翻了一番,卖出一千多块钱的高价来。

这还仅仅只是简单的换算,事实上,在古代,黄金的价值远比现在的黄金更值钱,而古代的人在农经济的情况下,一文钱的获取难度要远大于现代。

可见这书本在古代是何等的昂贵,一般的普通人家,别是读书,单单是一本书就足以打消你送孩子去读书的念头了。

更何况还有束修、笔墨纸砚,另外既然是清高的读书人,那自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这田里、家里里里外外多张口,少个劳动力,这一进一出之下,能够支持起读书饶家庭都是殷实的家庭。

很显然,刘晋穿越的这个家离殷实两个字是差了很远的,不读书的话,勉强温饱还是可以的,而仅仅十几亩地,想要支持刘晋读下去,这日子可想而知了。

刘晋伸手摸了摸自己肚子上面的排骨,再看看细的手臂,忍不住再次骂了起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