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唐第一杠精 > 大唐第一杠精最新目录

第369章 谋复辟萧后暗寻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从“刺客”到“小小白”,某鹞鹰在赵王府属实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

之所以最终没被某黑心赵王串在烧烤架上,除了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外,也是缘于它自己会找台阶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脚带镣铐、嘴扣枷锁的鹞鹰在照例踹飞了眼前的粟米瓷碗后,听到了与往日不同的话:

“咦?不喜欢吃米么?”

从古至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口口相传,所谓的训鹰之法都是用“熬”的,比的就是谁先坚持不住,谁先认怂。

李大德自然是没那个耐心的,又或者先入为主的不喜欢这货,以至于连“熬”都没“熬”过,就当成一个临时摆件或是烧烤备菜挂那儿不管了。

直到这货开始掉毛的这天,小桃儿自廊下经过,用一只某黑心赵王拿来吓唬她的毛毛虫敲开了它的心扉。

也许是偶然,又或者叫惺惺相惜。

与前者年纪相仿的准王妃柳瑛有一匹名叫“小白”的马,据说还救过李大德的命,很是叫她羡慕。

于是在她的小手摸在某鹞鹰的脑袋上而未遭反抗后,“小小白”便应运而生。

这一次李大德带着媳妇返京过节,不顾她的反对把这货怼进笼子里带了过去,说是要进行一项伟大的实验。

现在可以明确了,是“通讯”实验。

“快看看!殿下写了什么?”

“是不是有诏命传来?”

“殿下定是想到了遗漏之处!”

温大有、王弘甚至崔慎都下意识的围了上来,随后又在小小白的呲毛嘶叫中扯着嘴退开。

毕竟是猛禽,连某赵王都被它“开过瓢”,这要是挨一爪子,都没处说理去。

小桃儿倒是很开心,除了为这货没被串上烧烤架而松了口气外,更是欢喜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某黑心赵王传回来的消息。只是这内容……

解下鹞鹰脚丫子上那绑得有些紧的竹筒,待揪出一张皱巴巴的宣纸后,再次凑过来的几双眼睛便倏地瞪大。

“天王……盖地虎?”

读出声来的崔慎抬起眉毛,使得迷茫的大眼睛睁得更大了。

这特么是什么虎狼之词?

既然是实验,本着谨慎原则的李大德自是不会真叫这“刺客”带什么重要资料上路的。万一半路这货突然想通了,自己又飞回翟松柏身边,前者一定会被自己蠢哭。

可惜不是人人都有他这种“科学逻辑”的,在确定这字条确系出自某黑心赵王之手后,小桃儿就被围了起来,纷纷要求通过小小白建立与李大德的“公务往来”。

然而有些人还是不懂,什么叫“放鸽子”。

后者既然选择在对翟松柏动手的关键时刻离开晋阳,摆明了就是要“制造”不在场证据,何况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摆在了眼前,太原那点事儿他就更没心思管了。

八月十六日,老李在大朝会上正式提出了李纲的奏请,要为老杨谥号,命群臣讨论。

这一波更像是试探,同时也算是确定了昨日小道消息的真实性。

群臣哗然,以上仪同杨师道为首的前隋宗室大臣顿时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立主劝谏,并得到御史台的支持。而以内史令窦威为首的外戚集团则表示力挺老李,支持为老杨谥号,并拉拢了柳洋和陈叔达帮忙站台。

不过朝中目下话语权最高的晋阳从义功勋,如裴寂、长孙顺德等都不说话,被寄予大希望的某杠精又因为昨晚happy到太晚,错过了早朝时间,以至外戚集团嘴炮不敌,处于下风。也使得这事儿暂且被搁置起来。

但明眼人都知道,既然已经在朝堂正式提出,早晚都是要做决定的。

大抵是因为谥号的事儿没能通过,老李心情不是很好,于是也顺带拒绝了萧瑀奏请的要把萧皇后一行接到府内团聚的要求,表示在“御赐”的府邸落成之前,她只能住在东宫。

一场早朝,多少有些不欢而散的意思。

且不提皇帝下朝之后回到甘露殿如何发脾气,只说貌似是被监禁在东宫的萧皇后,只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已然得知了今日早朝的全部过程。

承恩殿后佛堂院,跪坐菩萨像前的萧后双目微垂,手拈佛珠,身后跪地的内侍低声讲完许久,也未发一声。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昔日明眸彩照的皇后在经历过颠沛飘零、寄人篱下后,不但没有洗尽铅华的憔悴,反而威势更甚。只是一个背影,就使得那名伺候过她十几年的内侍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后者跪得腰也酸了,腿也麻了,身前默念诵经的萧后忽地叹了口气,好似无形凝固的气氛才陡然一松。

“外面那位,怎么说?”

“回禀娘娘,”

内侍先是小心的抬手擦了一下下巴上的汗珠,偷偷换了口气,才接着道:“崔郎中言说,他已联络了几位御史门下,打算联名上书,弹劾赵王乱政……”

“愚蠢!”

不等说完,前者便冷哼一声打断,嗤笑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事背后的主导者便是李渊,竟还妄想靠上书来扳回局面,真是蠢的可笑!”

“娘娘,那奴婢?”

“你找心腹出宫,持本宫信物去寻杜伽那,叫他联络旧部……”

此时的萧后算是彻底把萧瑀的告诫抛在了脑后,一心要抓住李唐朝局不稳的机会复辟前隋。声音里便带上了杀气,即便在香雾缭绕的佛堂内都显得有些阴森。

自古以来,历朝的夺权之争最终都是要靠刀子来解决。但凡看不清这点,妄想靠所谓“春秋大义”来达成目的的,都是政治小白。

托死鬼老杨的福,她早在十五年前就看清了这点。但知道归知道,如何把刀握在手里,却是眼下的一大难关。

真正属于杨广的死忠,早在江都一役死的差不多了。

其他诸如留守长安和洛阳的原大隋将领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现下还能想起名字的也多被边缘化,难掌实权。

比如说长安之战差点弄死武乡公孙华的原武贲郎将杜伽那,虽然城破之后没被一起弄死,但也丢了卫府司马的职衔,成了一名光荣的大唐巡街武侯。

所以即便后者此番愿意效忠,但以他的实力想要支持萧后复辟,也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