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马,在接下来的四至五个月中都会陆续达到交配需求(育种的公马属于被动),这个事必须提前关注起来。
马匹的良种培育,是早期业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詹闶还指望着这个马场的表现,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优势条件,以换取老朱在其他业务上给点官方支持。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就是绝对的重武器,蒙古大军能够从东到西所向披靡,骑兵是一大关键。后来干不过欧洲人,也有西方世界马种全面升级的原因。
而纵观有明一朝,不论早起和蒙古人干,还是后来被野猪皮摩擦。文官集团的确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但战马匮缺一直都是绕不开的大问题。
自从洪武五年的第二次北伐中,徐达被王保保设计大败,损失了近三十万乘役用马后,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才恢复到全国四万多匹战马的规模。
老朱在大明朝广施马政,不惜把这份重任堆在了老百姓头上,还给出养一匹马免两人徭役的政策。就这样,到洪武末年的时候,从辽东到甘肃这延绵六千多里的防线上,也只能凑出战马十万左右,整个北平地区连两万都达不到。
再往后就更不行了,明朝中后期官僚集团强夺牧场资源为己用,把更多的养马负担堆在百姓头上,进一步激发了民间的反叛情绪。
詹闶想做的就是,把养马这件事商业化。国家监督也好,还是退出适用的法令也好,总之让养马这件事变得有利可图。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养马变成了一件好事,自然会有大把的商人投入到其中去。也许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总体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