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爆改大明朝 > 爆改大明朝最新目录

第二百六十七章 你去跟忠诚伯说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试一试了。

不管自己被罢职究竟有没有詹闶的授意,只要能牵扯到他就行。现在詹闶可是皇帝身边的第一大红人,他的官声、形象、口碑等等都很重要,只要能逼得他开口说话,这回旋的余地就有了。

认真设计好步奏和台词,等到詹闶手上大事顺利解决的这天,曹大使就赶在詹闶回家前一炷香左右来到了詹家,跪在大门前嚎啕大哭以求饶恕。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詹闶自觉下不来台,然后说一句不计较的话,然后他就能通过依然存留的一些旧日关系人脉,重回工作岗位上去。

甚至如果詹闶足够傻,说不定还能就此搭上靖国公的路子,那以后谁还在乎什么狗屁九品大使,三品、四品也不是没机会的。

而他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了解詹闶,完全按照自己想象中的詹闶去布置,等待他的也就必然只有失败这一条路了。

詹闶当初在会同馆没有大闹,只是装样子给老朱一个人看的。曹大使却认为,詹闶怎么说都是个宗教人士,玩不了官场上的套路,只能有气憋在肚子里,任由操控者予取予求。

而詹闶面对一众读书人的时候,空有掌心雷却不敢打在谁的头上,就敢对着大门撒气。也被他视为软弱的表现,搞不好连佛教寺庙里那些泥雕木塑的怒目金刚还不如。

只是等詹闶来到近前,曹挺才发现,自己好像搞错了。因为詹闶跟本看都不看他,任由不远处路人们指手画脚,径自下马就朝大门处走去,好像门外根本没有人一样。

曹挺见势不妙,可到了这一步已经无路可退,只好咬着牙硬上。爬起来瞄准了詹闶就扑过去,嘴里也喊出求饶的台词:“靖国公饶命,靖国公饶命啊,下官,啊不,小人已经知错了,求靖国公绕过小人这一条命吧!”

说完,人已经跑到詹家大门前不到三尺,“噗通”一声跪在那里,俯首低头趴在那里再不说话,等待着詹闶给出反应。

詹闶还是不理他,把手中缰绳交给贴身跟随的弟子詹宏,对早已等候在旁边临时客串门子角色的德富问道:“这是个什么人,詹家对他做什么事了吗,跪在大门前是怎么回事?”

德富跟着詹闶的时间不多,还没摸清自家老爷的路数,但基本套路还是了解的。老爷这么问话,当然是要避开这件事。

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回老爷话,俺也不知道啊,这人大概来了有一炷香左右,跪在门前怎么撵都不走。喊了巡街的过来,他说是上门赔罪的,人家也不好动粗,只能由他跪着,请他进去里边说话都不行。”

听德富这么一说,詹闶大致就明白个差不多了。这位曹大使就是来上门耍赖的,否则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还是用跪在大门口的方式赔罪。

这时候正是街上行人比较多的时间段,而詹家大门所在的三山街又是人流相对更密集的地方,他跪在大门前就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

如果真的是有诚意来道歉求饶,应该找个对方在家的日子,半下午或者早饭后过来,这样才不会给人家带来困扰。

还有另外一点也很关键,自己最近都在各衙门里忙乎,没有任何两天在相近的时间回家,他是怎么知道今天这个点的?

不用多琢磨,大脚趾豆儿都能想明白,这大明朝的朝廷各部门里,还藏着很多坏人啊。只是朝廷要运转也离不开这些人,一时半会根本没办法做点什么,要动手少说得再等个十年八年。

以前在北平的时候,从桂儿的家人到杜婉华,那都是没有恶意的。杜婉华最让人生气,也不过是因为性格太过执拗,最终目的还是偏向好的一面。

可是这位,口口声声来求饶赔罪,所作所为却无不体现出一股算计的味道。如果不是景清的案子已经了解,真想把他也划拉到那拨人的名单里去。

可心里恶心归恶心,问题摆在眼前还得处理,否则对詹家的名声有影响啊。下一步还要在金陵开道观呢,总不能叫民间流传出靖国公家里如何如何的负面传言吧。

转过身来看向跪在地上的曹挺:“你是什么人,贫道应该不认识吧,怎么好端端就要贫道饶命呢?你要知道,诽谤一位当朝国公,罪过可是不小的。”

曹挺就怕詹闶不理他,只要开了口他就能继续纠缠:“小人没有认错,靖国公贵人多忘事,洪武三十年在会同馆,小人也曾与靖国公有几面之缘。今日不得已上门求救,也有赔罪之意,皆因为当年无知得罪了靖国公,还请靖国公大人大量不要计较那时小人的胡言乱语。”

嗯,官场上,或者说名教集团中,最常用的扭曲事实手段。把所有过错,都推在有眼不识泰山、不知者不罪、全因受了他人欺瞒等等莫须有的借口上,这么一来就能初步洗清自己。人家都说是无心之失,或者受人蒙蔽的了,你还好意思再怪罪吗?

只可惜他遇到了詹闶,根本就不吃这套。现代社会里,经过名教大儒们几百年的炼化和改进,不要脸的套路比这个深多了。

“噢,有点想起来了,当初贫道的确在会同馆逗留过一段时间。”装作沉思回忆片刻后,詹闶点点头道:“可你当初只是恪尽职守,我们并没什么恩怨啊,往后更是连见面都没有,怎么就能谈到饶命上呢,曹大使你可不要和贫道开玩笑。”

詹闶是不是装傻,在曹挺看来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他承认当初有过交道就行:“靖国公是得道高人,即便小人偶有不慎得罪之处,也不会与小人计较。可小人当初的确无知,以至于被人蒙蔽,做过一些得罪靖国公的事。如今有人打着靖国公的旗号,要追究小人当初的无心之过。既然靖国公也认为小人并无过错,那是否可以请您给小人主持公道,叫兵部的上司放过小人。只要您肯救小人这一遭,往后您就是小人的再生父母,来世也当结草衔环以为报答!”

虽然曹挺没有挖坑的意思,但詹闶还是给他脑补上了。狗东西真特么够阴的,竟然连这种手段都用上了,老子让兵部放过你,那不就是插手朝廷政务了吗,这样就能给老子埋黑点是不是?还特么有人打着老子的旗号为难你,你是想说老子安排人为难你,更或者就是暗喻老子权柄滔天,恐行不为人臣之事吧?

行,既然你们这么不讲究,那也别怪道爷心狠手辣。好像谁不会当老阴比似的,老子要是舍得下不要脸,你特么这点道行算个毛线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