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职称二 > 职称二最新目录

(五十七) 上电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怕出名猪怕壮”。

根据自己的理解,猪怕壮是说猪如果长得太大了,就有可能马上遭到杀戮而被人吃肉,因为猪活不长了,所以也就怕壮了。

但是,“人怕出名”这句话就颇让人费解了。

人的一生,生活平平淡淡固然不错,但是还是名利双收的好。

物质利益自然不用说,这是人生生活的物质基础,必须有,离不了,否则,人都生存不下去。

那么,人的名声大了好不好呀?

当然,对于一般人,还是有大名声的好呀。名声是精神财富,有了好名声,有了大荣誉,别人敬重你,仰慕你,你自然是高兴的了,有了大名声,别人信赖你,拥护你,提拔你,你当然是名利双收了。

所以,名利是必要的,必须的,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好东西。

但是,之于张文学,他倒是不太喜欢热闹,不喜欢张扬,更不喜欢出名。

张文学喜欢踏实,喜欢沉默,喜欢扎实工作。

但是,生活是多彩的,生活是变化的,生活有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文学被学生家长授予锦旗的消息在铜家湾乡迅速传开了,这个消息被教育界的人们炒的沸沸扬扬。张文学“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的事迹不胫而走,越传越远,甚至很快传到铜锣县电视台记者王芬的耳朵里。

凭借个人记者职业的敏感嗅觉,王芬觉得这是一条良好的爆料,可以作为新闻头条。于是,她立即找来铜家湾乡教育办公室的电话号码,然后迅速拨通了铜家湾教育办公室的电话,接着找教育办公室黄主任落实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然后立即商定下周一王芬要带摄像师到杏小学去采访当事人张文学和那几位家长。

教育办公室黄主任和县电视台记者王芬通完电话以后,心里非常高兴。是呀,铜家湾几百个教师还没有被县电视台单独采访过呢。就连黄主任本人,也就是在县里开大会的时候露个脸甚至只露个侧面什么的,也没有真正被单独采访过,这一次没想到借张文学的光还能上电视呢。想一想,就很高兴。于是,黄主任立即给杏小学校长罗长兵打电话,让他安排好下周一的采访活动。并特别叮嘱他要让张文学好好准备一下,并且事先通知家长按时到学校参加活动。

这一下,杏小学可炸锅了。县电视台竟然要到这个貌不惊人,无人知晓的杏小学来采访张文学老师。这个消息,在杏村甚至在铜家湾教坛上无异于一个炸弹,在铜家湾的天空中爆炸了。

这个消息,如六月天震耳欲聋的响雷,顷刻间把喜讯灌入千万人的耳蜗;好似忠实的彩民突然喜中彩票,一瞬间激发起全身的喜悦细胞。

人们相互耳语,人们大声传诵,人们互相告知,人们击掌庆贺。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光荣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里。

消息到了张文学那里,他倒是比较低调和淡定。张文学觉得这样的采访真是太早了,真是名不副实了,真是受之有愧了。

但是,校长说了,这是政治任务,这是行政使命,这是精神弘扬,这是学校和教办的光荣,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这是不容置疑和不容推卸的光荣任务。

于是,杏小学上上下下包括张文学都要积极认真对待,并且不容丝毫马虎,只准高规格、高水平、高格调完成,不容有任何差错,否则,学校将会追究责任。

于是,学生打扫卫生,学校领导亲自检查,几乎达到了窗明几净的程度了。老师们打扫办公室,处理堆砌起来的书本,整理好办公桌,擦拭柜子,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办公室打扫好,老师们忙的不亦说乎。

终于,星期一的早晨九点,县电视台张芬带着摄影师一行人,连同铜家湾教育办公室黄主任乘坐的一辆红色小面包车驶进了杏小学学校里。

罗校长上前打开车门,最先走出来的就是教育办公室黄主任,然后记者张芬和摄影师下了车。

罗校长先伸出手来和黄主任握手,说:

“黄主任,我们都准备好了。”

“好,”黄主任笑容满面,对着电视台记者说:

“张记者,王师傅,这是杏小学校长罗长兵。”

接着,又给罗校长一一介绍了张记者和王摄像师。

然后,黄主任和记者和师傅在罗校长的招呼下就朝校长室走去。黄主任一面走着,一面四处张望,希望能够看到今天要采访的主角张文学老师。

黄主任很纳闷,张文学这个年轻教师怎么没来迎接自己的电视台来的领导呀?这个年轻人是不是太把自己当人物了呀。

黄主任心里正愤愤不平呢,就看见张文学大踏步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并且马上伸手和自己握手,黄主任立即把张文学介绍给张记者和王师傅。

张芬记者诧异道:

“张老师原来还是这么年轻的帅哥呀,原来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资深老师呢。”

“是的,我才工作了一年多,还是新兵呢,请记者多赐教。”张文学很有礼貌地交流着。

张记者刚进屋,就对黄主任说了一下采访程序,并且立即开始。

接下来,根据既定程序,依次有序进行。

于是,摄像师王师傅进入工作状态。张芬记者开始工作。

只见,张芬置身杏小学的校牌前,“铜家湾杏小学”的校名进入镜头。接着介绍:

“观众朋友们好,铜锣县教育改革的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在铜锣大地上涌现出千千万万个教育改革的先锋。今天,我们来到我县铜家湾乡杏小学,来采访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的张文学老师。”

镜头切换到杏小学的整洁优美的校园,学校小广场中心的高高飘扬的国旗进入了镜头。

张芬记者走向了黄主任,说:

“这就是铜家湾乡教育办公室黄主任。下面请黄主任介绍一下我们的优秀教师张文学老师。”

接着镜头对准黄主任。黄主任侃侃而谈: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乡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改革。一手抓质量意识,一手抓素质教育。两手都很硬,两手都有成效。杏小学就是两手抓的典型,站在我身边的就是这个活动的优秀校长罗长兵校长。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